重庆公布首批金融科技监管项目 地方银行加入扩
又一城市公布了首批监管沙盒试点项目。近日,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对外公示了首批5个创新项目,其中涵盖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重庆银行(港股01963)、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港股03618)、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申报的创新项目。
这已经是继去年12月份北京公布首批试点之后,第四个城市公布了其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试点项目内容。从具体内容来看,区块链等内容已经成了各地争相试水的重点领域。不过,各地仍有不同的侧重。
值得注意的是,继大中型银行、科技巨头加入之后,此次重庆的项目中有诸多地方银行项目加入试点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这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申报范围,鼓励小银行进行金融科技的探索,也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
多家地方银行加入试点队伍 地域特点明显
重庆人行营管部表示,重庆市首批试点项目重点围绕小微企业融资、涉农金融服务等痛点难点问题展开,试点机构覆盖广泛、试点项目特色鲜明。
“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涉农金融服务难题。”重庆人行介绍,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运用多方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适用于涉农信贷的创新风控体系,强化银行KYC体系和风险建模基础,为“三农”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度小满科技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对欺诈等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助力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为金融服务触达更多普惠群体提供更多可能。
不仅如此,此次重庆首批试点还紧扣地域特点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据介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为不同社会群体,尤其中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智能语音服务能力,满足普惠金融服务需求。重庆银行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数字化移动银行服务”,重点对网点覆盖不足的偏远地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特色化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庆公布的首批金融科技监管试点的5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均有地方性商业银行参与。其中, 重庆农商行不仅单独申报了“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项目,还与腾讯云一起申报了“基于多方学习的涉农信贷服务”项目。而重庆银行则单独申请了“基于5G的数字化移动银行服务”项目。厦门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则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申请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函证平台”项目。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重庆的监管沙盒的首批试点引入了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是在走差异化路径。“监管沙盒实际上也的确应该鼓励更多的中小银行参与。他们虽然业务半径相对较小,但也有特定的优势,比如更加灵活,而且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具有天然的三农属性,鼓励他们创新,也将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
各地试水金融科技监管试点项目 区块链等成重点
今年7月,央行再度扩大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地区,从此前7个地区扩容9个,继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雄安新区、杭州、苏州、广州、成都。而此次宣布首批试点项目的重庆,已经是第四个开始试水金融科技监管项目的城市了。去年12月份至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均已开始试水相关项目。
其中, 北京已经公布了两批共18个项目。8月6日,北京市第二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项目完成公示,中国电信(港股00728)集成公司与翼支付联合申报的天翼智能风险监控产品等多个项目已经成功“入盒”。上海已公示8个项目,深圳也已于日前公布了4个监管试点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的监管试点项目中,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各地监管层争相试水的重点领域。
此前,重庆金融局局长阮路曾公开表示,未来重庆将拓展金融科技应用。以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区块链应用为抓手,推进国家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化创新试点,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探索发展金融科技新业态,探索开展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助力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