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8-07 21:20 的文章

科技版详情说明

聚焦高成长&竞争格局优化行业,依据业绩周期建立长、中线的君临指数,新增“君临估值”——提供君临指数的估值分析,判断企业低估/合理/高估,作为投资参考。

1.行业聚焦,专注科技

作为供给创造需求的典型,科技行业的主题始终都是创新。

在二级市场中,科技行业覆盖很广,包括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在其中,通信和半导体(属于电子)是科技产业创新的基石。

站在2020年,正是5G通信引领全球下一轮科技创新潮的起点,从5G基建,到5G终端,再到5G应用,最后由5G应用带来流量爆发,这其中蕴藏的机会非常多。

5G基建:全球建设方兴未艾,但由于产业链呈现明显周期性,且相关个股估值较高,不建议作为未来中长期投资方向。

5G终端:5G换机潮的逻辑,核心是零部件更新带来的单机价值量提升,而非销量提升。因疫情影响,5G换机潮迟到,但不会缺席。

重点关注射频、光学、被动元件、PCB、面板和无线耳机,以及各细分领域龙头。

5G应用:5G的应用场景包括网速快、延时低和连接多,具体包括超高清视频、云游戏/VR/AR、(工业)物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

流量爆发:数据中心、云服务、网络安全等。

同时,在这轮全球科技浪潮中,自主可控成为我国必有之义,尤其是半导体、国产软件和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从设计、设备、材料,到晶圆制造,再到封测,每个环节都有国产替代的需求。

国产软件:重点关注被外企卡脖子的领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高端ERP等。

新能源汽车: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顺应能源自主可控以及智能汽车的需求,新能车也是我国科技产业的必有之议。

重点关注宁德时代(300750,股吧)产业链、LG产业链和特斯拉产业链,这其中锂电池增量最大、汽车电子其次,零配件最小。

2、投资周期

科技版源自于幸福版,依据业绩周期建立长、中期投资体系的科技指数,并辅以估值分析判断公司低估/合理/高估。

长线:无明显业绩周期,增长逻辑>3年,3年净利复合增速> 15%;或未来3年持续高景气行业,复合增速>30%;

中线:成长逻辑可持续1-3年,业绩增长确定;或股价底部、估值安全性高。

3、重要说明

a. 行业配置更新

成但由于行业发展前期长性行业,如5G科技、新能车、半导体等市场潜力巨大且均处于快速成长期,,龙头胜负未分,竞争优势或因政策变动、或因技术路线变更、产业链发展周期而改变,科技版将通过策略周报持续跟踪行业趋势变动,及时调整行业配置。

b. 科技指数重点跟踪15家中长线

中长线公司以业绩为驱动,提供客观增长逻辑、业绩预测与估值分析。

c. 科技指数调出标准

长线:增长逻辑转坏,估值透支>3年(更高确定性公司周期可能更长)

中线:增长逻辑转坏,估值透支>1年

确定性更高、性价比更高选择

d. 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历史比较、同行比较、中外比较

绝对估值

天花板测算

4、科技版公司跟踪

科技版跟踪服务围绕“快、全、准”三大原则进行,“快”要求领先市场识别机会、规避风险,获得预期差;“全”要求多维度分析行业、公司,深度研究,获得认知差;“准”要求对公司价值准确判断,获得预期差。

4.1 跟踪周期

a. 中长线

不同行业由于所处周期不同,业绩周期也就不相同,成长期行业政策变动快、技术更替快、业绩爆发也快、股价波动较大,成熟期行业内外部因素基本稳定,业绩走向平稳、股价较平稳。

对业绩确定性高、股价走势相对平稳的长线公司,深度跟踪频率2-3月/篇;业绩周期较短、股价波动较快的中线,深度跟踪频率1-2月/篇。

b. 日内快讯提醒

股价当天波动>6%;重大突发政策/行业/公司事件,对业绩或股价影响较大;财报发布日,业绩远低于预期,等等。

4.2跟踪形式

4.2.1深度研报

a. 业务拆解和业绩预测、估值

通常在第一篇,或业绩公告出炉后,我们对标的公司的生意模式与业务线进行深入的拆解,并基于他的产能、订单数据、供需格局等情况,提供科学严谨1-3年业绩、估值分析与天花板预测,全文3000-6000字左右。

b. 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