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6-19 19:28 的文章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商业

前天 14:52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我们听过了太多关于「科技成瘾」的警告:

沉迷手机让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抑郁;约会懒得去,性生活频率也下降;更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触发像老人痴呆症患者所体验的失忆。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 图片来自 《The Conversation》

不过,有个问题是,研究再多,我们也没能找到社交网络等科技产品对人精神影响的直接证据,更多是粗略推测。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系主任 Anthony Wagner 直言:

现在有证据可证明其中有因果关系吗?我们使用媒体的行为真的在改变我们的认知和潜在的神经功能吗?答案是我们并不知道。完全没(明确指向因果关系的)数据。

不可靠的数据,模糊的定义

现在于科技成瘾领域的研究和饮食研究很相似,主要依靠受众凭回忆回答问卷以了解受访者的「感觉」或「使用设备时间」。作为实验数据,这很不可靠。

一份 2016 年的研究发现,将自我回忆中的互联网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相对比,只有 1/3 的人能相对准确地记忆,人们普遍会高估自己上网的时间。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 图片来自 The Addictions Academy

再者,「屏幕时间」这类概念本身就包含很多变量。

去年,年轻人可能在玩 Snapchat,今年也许就成抖音了;刷 Instagram 和用 Facetime 和家人聊天虽然都是屏幕时间,但影响也会不同吧?

在众多不可控条件下,我们又怎能建立确凿的因果关系?

除此以外,部分研究所得的结果的「程度」也仍存在争议。

一份研究将屏幕使用时间和青少年抑郁和自杀行为关联起来。一名学者分析了同一份样本数据,发现屏幕使用时间和抑郁自杀的关联程度,就和自杀与吃土豆相关联的程度差不多。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 屏幕和手机应用对大脑的影响研究仍不成熟,图片来自 Daily Express

虽然好玩的手机会让人产生多巴胺(也就是那种可能会促成上瘾的分泌物),但其量和药物无法比拟。

其实,生活中其它让人觉得愉快的东西,譬如食物和性,同样会触发多巴胺,但它们和手机游戏一样,触发的量远低于药物。

一般来说,好吃的食物会让多巴胺升到正常值的 150%,电子游戏则是 175%,安非他命这种药类则会让大脑里的多巴胺升到正常值的 1000%。这个程度又是否足够?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不同活动刺激大脑生成多巴胺的量,图片来自 《The Conversation》

《Vox》作者 Brian Resnick 和一些专家聊了聊这个问题,发现即使是那些支持「科技成瘾说」的研究人员都觉得我们的确需要研究并收集真正有效的证据。

站不稳脚的「科技成瘾」论

▲ 屏幕时间这类应用收集的数据会更客观,图片来自 9to5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