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8-03 05:56 的文章

这一,下载量,应用程序,感染者,隐私保护

这一,下载量,应用程序,感染者,隐私保护

德国政府推出一款追踪新冠疫情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自愿安装,该应用程序会收集匿名信息,帮助发现并阻断疫情传播链。图为在德国法兰克福拍摄的用于追踪新冠疫情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Corona-Warn-App”(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逯阳摄

国际战“疫”行动

近日,几经周折的德国新冠警告App又报新问题,由于更新功能故障,该软件可能在此前数周时间内未能发挥正常功能。曾被德国各界寄予厚望的新冠警告App跌跌撞撞的研发和应用之路,持续引发舆论反响,背后透露的则是德国在数字化时代奋力追赶的无奈。

研发过程一拖再拖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很多国家在数周内就开发并启用了可以追踪新冠病毒感染链的手机应用App,而德国虽然从3月份就开始了相关的研发计划,并得到了德国联邦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但这个貌似简单的应用程序却迟迟未能推出。究其原因,官方的表态是数据存储类型的变化导致了开发的延迟,即德国最初的计划是集中存储数据,但后来又更弦易辙决定采用分散存储模式。

具体的过程其实更加曲折。2020年3月,德国海因里希·赫兹通信技术研究所牵头研发追踪新冠病毒感染链的App。它联合了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多国研究机构,于4月初推出了泛欧隐私保护接近追踪(PEPP-PT)标准,采用集中存储的方式,可以满足欧洲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GDPR),并具有跨国相容性。支持该技术的国家一度曾达40个,使得德国雄心勃勃要就此打造一个覆盖欧洲的新冠预警App。

但PEPP-PT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它需要手机操作系统供应商提供改进的应用程序接口,遗憾的是,这一要求遭到了苹果公司的拒绝。苹果和谷歌公司支持将资料分散存储在使用者的手机上,并且在用户同意下才能上传。无奈之下,德国政府被迫放弃已经成型的PEPP-PT,转向苹果和谷歌支持的去中心化隐私保护接近跟踪(DP-3T)方案,并且只能耐心等待Android和iOS疫情数据接口的完成。最终,拖到6月中旬,受联邦政府委托的德国电信和软件公司SAP才完成了新冠警告App的开发。

下载超千万仍被诟病

德国的这款App使用近场无线蓝牙技术来测量手机用户,看其是否曾在15分钟或更长时间内距离感染者两米距离以内。手机每两分半到五分钟发送一次匿名标识号,程序不会记录用户相遇的位置,但会为用户随机生成有效期为14天的加密识别码。当用户在App上通报自己确诊感染,则其他用户将被警告他们过去曾经靠近感染者。6月15日推出之后,德国各界对这一姗姗来迟的新冠警告App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总理府和卫生部都积极予以推荐。截至7月27日,这一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640万。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推出的下载量仅百万的类似应用,德国的新冠App已经明显后来居上。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