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长征”
蚂蚁金服IPO终于一锤定音。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计划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发行上市。
据此前媒体报道,蚂蚁集团IPO目标估值至少在20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人民币。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独角兽,蚂蚁的IPO,全球瞩目。
尽管蚂蚁旗下的产品不止支付宝,但是作为“核武器”一般的存在,在大众眼里,支付宝和蚂蚁集团几乎可以划等号。
支付宝的历史就是蚂蚁集团的历史,而从2004年诞生到现在,支付宝的历史已经长达16年。
在这16年里,互联网格局发生了多次变化,蚂蚁金服的定位多次调整,而支付宝在蚂蚁金服的角色也随之不断变化。
随着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外形象定位上,蚂蚁金服(包括前身支付宝)经历了从传统金融的颠覆者到金融机构的合作者再到技术赋能者的转变。
到今年6月22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改名被蚂蚁方面解释为,新名称意味着其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
观察蚂蚁集团定位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其收入结构的变化。
根据公开信息,2015年时,支付接入服务费贡献了六成营收,两成来自金融服务,超过一成来自技术服务。到了2017年,其支付接入费用占比下降至五成,技术服务收入上升至三成。
2019年末一则市场消息显示,蚂蚁集团支付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的占比进一步平衡,各占45%左右,剩余10%的收入来自于金融云、技术开放平台、区块链等2B的硬技术收入。
同期,支付宝,也逐渐从支付工具、理财平台转变成移动支付平台、再到生活服务平台。
而支付宝的四个不同时期的品牌slogan,就是观察其成长史的一个绝佳窗口。
纵观过去16年的历史,其实就是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一场长征。从蚂蚁到大象,再到未来,它在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成功没有捷径,摸索没有尽头。
2004-2011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2003年,淘宝网诞生。作为C2C的电商交易网站,它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买家和卖家的信任问题——到底应该先付款还是先发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淘宝内部研究了当时市面上已有的解决方案。比如PayPal,然而PayPal主要使用信用卡支付,并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马云也去找过银行,不但没有银行愿意帮他,还都否定他,说这个永远都不可能。
马云一时感到束手无策。在一个偶然的时间,有淘宝用户在论坛里提议——由淘宝提供交易担保。
但那时候,淘宝网如果贸然上线一个支付系统,可能是违法的,因为没有许可。
但马云坚持要干,他对团队成员说,如果有什么麻烦,如果必须有人去坐牢,我去嘛。
于是,淘宝网团队设计了一套“担保+交易”的体系。
2003年10月,第一笔担保交易产生,买家是西安工业大学的一位学生,而卖家则是一位在日本的华人。
有淘宝这个大“宝”,就可以有一个小“宝”,由于宝、(担)保两个字读音相同,这个交易系统就被命名为“支付宝”。
担保交易的出现解决了淘宝交易的难题。在一年之后,它就覆盖了淘宝70%以上的商品。
2004年下半年,支付宝的日交易量达8000笔,日交易额达到了100万元。
2004年12月8日,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支付宝正式与淘宝拆分,但其主要服务的对象仍是淘宝体系。陆兆禧成为支付宝第一任总裁。
不过,在早期的几年里,支付宝发展并不顺,其支付成功率长期维持在50%左右。这意味着,有大约一半的支付宝交易都是失败的,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在知乎上,支付宝官方账号曾推荐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银行在长时间里为了保住“护城河”,对于支付宝进行限制。他们只能用网关模式进行有限合作,用户最终还要跳转到银行的页面进行交易,期间由于网页只支持IE浏览器、插U盾等体验十分糟糕。
那时候,支付宝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紧张到什么程度?马云有一句名言可以窥见一二。
2008年底,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马云在公开演讲中表达了他的态度——“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
到了2009年,支付宝用户数已超过2.7亿,日交易量超过了12亿元,但交易的成功概率依然不高,这甚至已经成为淘宝发展的瓶颈。
可以说,发展了6年的支付宝走到生死攸关的时刻。
“烂、烂、烂到极点。”
在2010年的支付宝年会上,马云发了脾气,他痛斥支付宝团队,“如果再不重视,这就是支付宝未来的追悼会。”
年会现场,马云直接宣布支付宝CEO换人——由彭蕾接替邵晓锋。
彭蕾接任CEO后,首先召集了支付宝P8级别以上团队成员,在杭州良渚大酒店开了整整四天会。
这堪称支付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反思会,史称“骆驼大会”。据说,彭蕾喝了顿大酒,趁着酒劲,与团队成员席地而坐,畅聊支付宝的问题。
支付宝新任CEO彭蕾在骆驼大会头席地而坐,她身边还有井贤栋、樊治铭,倪行军等人
这次会议的核心是回归初心——支付宝能给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最终的共识聚焦到一点上:支付宝需要解决支付成功率。
银行是障碍,支付宝就开始攻坚银行。
他们采取的办法之一是从银行挖人,再由这些人去和银行谈判,并且向银行承诺提供存款、预付手续费、兜底交易风险等。
这一招果然凑效。原来坚固的银行体系开始“撕开”小口子,一些地方分行开始与支付宝展开合作。
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