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第四方”:博士科技的创新生态进化论
原标题:科技服务“第四方”: 博士科技的创新生态进化论
今年7月,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服务商博士科技披露了规模过亿元的Pre-A轮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的“博士云”信息服务平台的持续研发和全国的业务拓展。
博士科技起源于2001年广州市政府发起的广州博士俱乐部,后从2004年开始以公司的形态转为市场化运作,如今的主营业务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孵化运营、产业落地和技术交易服务。
本轮融资是博士科技公司成立16年来的首轮外部融资。“做技术转移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个行业、洞透这个行业。”博士科技总裁倪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转移第一股”。
亿元Pre-A轮融资背后
根据博士科技方面披露的信息,已完成的Pre-A轮融资总规模过亿元,由赛伯乐集团领投。与更多投资方的沟通还在进行中。也就是说,公司上市前还将进行至少一轮更大规模的融资。
赛伯乐在中国VC行业颇为特立独行,其模式是“科技+资本+国际化”,投资中不乏“共创”的理念。赛伯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敏,在转型投资人之前则是技术创业的典范。
朱敏于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公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在硅谷创办了网络会议和视频会议WebX。
“WebX也是个技术转移案例,得到过NEA的投资、长成了一家32亿美金的公司。”朱敏说。如今,中美两地创业领域活跃的科技创业者中,ZOOM创始人袁征、Musical.ly联合创始人朱俊、声网创始人赵斌等都有WebX的从业经历。
2004年,朱敏以NEA投资合伙人的身份正式进入创投行业。NEA当时正在探索在华投资,同期的项目包括中芯国际、展讯和红孩子等。回国创立赛伯乐集团后,朱敏正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一大主线,投出的项目包括聚光科技、连连科技、个推、盘石、旭航等。
“我们希望体系化、批量化地打造创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在我们的生态中非常重要,我们会和博士科技、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知识产权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共同推动全链条的服务。”朱敏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资金投资外,赛伯乐还将与博士科技共同在基金投资和创新企业产业化落地方面展开合作。
科技服务制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科技的下一个资本目标是“科技转移第一股”,而非更广义的“科技服务第一股”。
根据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将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倪浩在今年7月的采访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科技服务领域的现状可以总结为小、散、单点、被动,科技服务业进入的门槛很低、但进阶的难度非常大。
“做泛科技服务和专注技术转移,两者的难度系数相差10倍不止。”在倪浩看来,做技术转移的护城河是隐性的,对行业认知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占领了技术转移的制高点,才能把整个科技服务业态搭建起来。
融资完成后,博士科技迅速推出两大举措:融资披露当天,博士科技的信息服务平台“博士云”正式上线;次日,团队在上海向合作方推出了新一期的“创新合伙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