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与苹果特斯拉们的恨与爱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谭宵寒
来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用户为一次从天而降的薅羊毛机会而兴奋,平台为营销目的达成而满意,但特斯拉并不开心。
至少10万人预约,争夺5个幸运名额,7月26日凌晨,拼多多这场特价特斯拉抢购活动被人民群众的消费热情淹没,抢中几率堪比在河南考中清华北大。
这场狂欢源于拼多多给出的现金补贴——官方指导价29万的特斯拉 Model3 2019款在当天售价25万,限量5台。平台给出的4万元现金补贴对用户来就像在打新股,抢到就是赚到。
活动预约开启不久后,特斯拉发布声明称,这次团购活动与特斯拉无关,未向此次团购活动中售卖商品的店铺宜买车或拼多多委托销售服务,末了,补充了一句,“如消费者因上述团购活动产生任何争议或权益受损,特斯拉不承担任何责任”,颇有些避之不及的意味。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还转发了官方微博,“广而告之,大家别上当。”拼多多随后回应,车子是全新特斯拉,补贴也是真的。
大牌对拼多多的封闭不是从特斯拉开始。拼多多今年新交了一些新朋友,有国美,有一些新品牌,但却迟迟没能挤进大牌的朋友圈,就连它斥巨资补贴的苹果也迟迟未入驻平台。
百亿补贴、万人团里的大牌常客像是拼多多的单向围城,拼多多想进去,但大牌们对加入拼多多显然仍心存犹疑。
A
特价抢购特斯拉是一场一次性营销事件,而iPhone已经成为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招牌之一。但尴尬的是,尽管客观上拼多多给苹果增加了商品销量,但苹果始终不承认拼多多上售卖的苹果产品获得了官方授权。
拼多多试图与苹果实现强绑定的动作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当年8月,拼多多上线品牌馆,包括苹果、阿玛尼、Bose等数百个品牌的商品出现在品牌馆里,这一变化也被外界解读为苹果入驻拼多多。
2018年双11前夕,拼多多发布了一组战报,重点有二,一是截至2018年11月2日之前一周,平台农产品日均销量已超250万单,二是新款iPhone在平台全网销量已超12万台,其中,iPhone XS出货量超6万台,XS MAX出货量超5万台,XR出货量超过1万台。
农产品代表着拼多多过往打拼下来的江山,苹果代表拼多多攻城略地的新方向。
几个月后,拼多多披露,从前一年双11至2019年4月,平台新款iPhone累计售出超过110万台,平台累计补贴超过5亿元。此时拼多多对苹果的补贴可以看作是后来百亿补贴的前身,当年618前夕,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苹果系产品成为百亿补贴的重点营销对象。
拼多多百亿补贴名声大噪,iPhone功不可没。2019年9月,苹果新品iPhone11发布,拼多多直接下杀价格,以500元-900元的降幅开售iPhone 11系列,为全网最低发售价。以至于今年4月,苹果苹果发布最低售价3299元新机型iPhone SE后,有网友联系拼多多,要求把百亿补贴安排上新机型。
尽管苹果产品已经成了拼多多百亿补贴的门面和招牌,拼多多也成为苹果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但苹果官方始终未入驻拼多多,2018年入驻拼多多品牌馆的也是苹果经销商。
2019年4月,有传言称,苹果叫停经销商为拼多多供货,拼多多对此回应称,平台对苹果产品经销商进行最严格的资质审核,所售新款iPhone均为正品行货,且均可提供正规发票。
现在在拼多多App上搜索“苹果”,搜索结果中会出现带有百亿补贴的苹果商品,店铺位置显示“Apple”的品牌字样,但联系客服时会发现,店铺并非是苹果官方旗舰店,而是经销商。
苹果官方对拼多多一直不冷不热,但拼多多的态度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卖苹果,投掷重金为苹果产品做大额补贴。
正走在上行之路的拼多多需要苹果。2018年的拼多多仍处于山寨舆论风波中,消费者对拼多多假货泛滥的顾虑并未解除,他们甚至不愿迈出打开拼多多小程序和下载拼多多App的第一步。
苹果是消费世界里的硬通货,是潮流符号、阶层象征,平台给出的几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大额补贴、铺天盖地的营销、老客户的真香实验,吸引了一批过去从未或很少在拼多多上购物的人群,百亿补贴以平台做背书、并打出“假一赔十”的口号也多少能打消这部分用户的疑虑。
无论是2018年下半年邀请品牌入驻、开设品牌馆,还是斥巨资做百亿补贴,都是拼多多为撕掉身上的山寨标签做出的努力。
在大额补贴下,iPhone、戴森吹风机等热门商品长期保持全渠道最低价。这些标杆性品牌本就是各自垂类的中高端代表,对当时正处于电商逼格鄙视链下游的拼多多来说,实现与大牌的捆绑本就是咖位、格调和品质的越级飞升。
这同时可以帮助拼多多完成用户群体的结构调整,9块9包邮商品漫天的拼多多一度被视作下沉市场用户的专属App,以至于一部分用户羞于让旁人知道自己是拼多多用户,但苹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用户对于拼多多的固有印象,帮助平台吸引到了大量一二线城市用户,加速了拼多多撕标签的进程,也使得平台用户结构逐步完成调整。
以苹果为代表的大牌们给拼多多带来的影响还有提升客单价,根据拼多多今年一季度财报,其年GMV为11572亿元,年活跃买家为6.281亿,以此计算,人均年消费为1842元,而在去年这一数字为1257元。这同样是平台用户购买力的证明,这种效果也会形成示范效应,吸引更多大品牌的入驻。
百亿补贴和大牌们肩负的历史任务还有品类扩张。农产品是拼多多崛起的基本盘,GMV增长要靠各个品类携头并进,拼多多的目标显然是要成为综合性电商平台,那些未形成竞争优势的品类,拼多多要把它们一个个补齐,而向商家、向消费者传递平台正在发力某一垂直品类的明确信号就是树立标杆,iPhone、海蓝之谜、特斯拉代表着拼多多向数码、美妆、汽车这些非优势品类的凶猛进攻,拼多多以投资国美的方式收罗了大量家电品牌,其它品类就要亲自下场了。
B
拼多多想要塑造的百亿补贴标杆不止苹果,不买拼多多账的也不止苹果一个,给品牌商品大额补贴,自始至终都是拼多多的单方面捆绑。
2019年年初,拼多多开始发力跨境电商,推出了多多国际跨境项目,海蓝之谜、戴森等中高端品牌随即被拼多多锁定为吸引目标客户的标杆品牌。
10月,拼多多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投放了化妆品大牌海蓝之谜的商品广告,“答应我,给自己备一瓶海蓝之谜,在这买,假一赔十,拼多多百亿补贴,真香。”
几天后,海蓝之谜就站出来发声明摆明立场撇清关系,声明列出了中国大陆地区9个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而拼多多未在之中,“我们建议您从海蓝之谜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购买。”
戴森官博虽未直接发布未向拼多多授权的声明,但屡屡出现在微博用户提及戴森相关产品的评论区中,“拼多多平台并非戴森授权官方渠道,如需购买,请认准戴森官方授权渠道。”
从戴森官博贴出的说明图来看,戴森官方授权渠道几乎囊括了主流电商平台,除了淘宝、京东外,还有苏宁、国美,主打内容电商的小红书也在名单之列,却独独缺了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