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头盔“双概念股”国立科技业绩疑云:贸易
今年上半年,从事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国立科技(300716,SZ,收盘价8.83元)凭借着口罩和头盔概念,着实在资本市场火了一把,连续收获多次涨停。
而随着市场热潮冷却,公司的主营业务回归大众视野。6月,深交所针对国立科技2019年年报发出问询函。其中,公司2019年收入猛增6倍的贸易业务成为问询重点,深交所要求公司披露贸易业务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若存在公司客户同时作为公司供应商的,说明交易的商业合理性。
国立科技在回复问询函时表示,公司除了客户之一与供应商之一同属自然人柯永进控制,贸易业务前五大客户不存在客户同时作为公司供应商的情况。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在国立科技披露的贸易业务前五大客户中,至少有三家客户与两家供应商同属柯永进担任董事长的广东钻达石油化工集团(以下简称钻达集团),有部分公司还在一起办公。另外,上市公司的一家客户出现了与钻达集团有关人员“重合”的情况,而这家客户的股东否认自身投资了该公司。巧合的是,前文提及的供应商和客户与国立科技交易的产品均为二甲苯。
令人费解的是,在国立科技的客户和供应商相识的情况下,其客户在采购二甲苯时为何要多绕国立科技这一道弯、增加流转成本?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上述国立科技的客户和供应商大多为贸易商,这意味着,可能一条交易链上的三个环节都出现了贸易商,在大宗商品价格透明、链条缩短的趋势下,层层加价的冗长链条是否为当下化工贸易的行业惯例?
疑点1:三大客户和两大供应商同属一集团上市公司未充分披露
国立科技成立于2002年,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是低碳、环保、再生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018年9月,国立科技开拓了贸易(供应链管理)业务,从事大宗商品批发和贸易服务,主营产品包括二甲苯、EVA、PVC、乙二醇等产品,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国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立供应链)为经营主体。
2018年,国立科技贸易业务实现收入1.91亿元,2019年突然跃升至13.71亿元,同比增长618.41%。业绩的突飞猛涨也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
国立科技在回复问询函时称,贸易业务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国立供应链2018年成立之初业务刚刚起步,经营时间较短,基数低。2019年,随着经营管理团队的完善、业务拓展、股东投入资金及融资增加,供应链业务2019年度出现较大增长。
而对于是否存在公司客户同时为公司供应商的情况,国立科技表示:“广东钻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供应链业务第二大客户,其实际控制人柯永进控制的另一家公司茂名市富达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名富达)是国立供应链的供应商之一,除此之外,贸易业务前五大客户不存在客户同时作为公司供应商的情况。”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国立科技客户同时为供应商的情况,远不止其披露的那么简单。
根据国立科技的回复,公司2019年贸易业务的前五大客户中,第一大客户为广西黄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黄河),第二大客户为广东钻达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钻达),第五大客户为广西六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六祺),销售金额分别为2.55亿元、1.71亿元、3482.29万元。
对于前五大供应商,国立科技并未直接公布名单。但在预付对象情况中,截至2019年末,预付金额排名第一的是广东中谦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中谦),排名第二的是深圳市前海金鑫银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金鑫),预付款分别为5251.31万元、3809.57万元,均属贸易业务的供应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上述三家客户与两家供应商均属钻达集团旗下。
钻达集团并未进行工商注册,实际上是多家公司的集合体,拥有自己的官网。记者在钻达集团官网查询到,该集团董事长为柯永进,旗下公司包括广东钻达、广东中谦、广西黄河。
另外,钻达集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钻达石油”于2017年1月发布的一篇关于2017年迎春年会的文章写道,“集团旗下的广西六祺投资公司曾总”进行了总结发言。钻达集团的官方宣传片显示,深圳金鑫也为集团旗下企业。
7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走访了钻达集团总部所在地——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海滨南路88号财富商务大厦21楼。记者在现场看到,钻达集团承租了21楼整层楼。工作日的下午三点,本应是正常办公时间,但公司大门紧闭,内部较为昏暗,未开任何照明灯。公司内仅有几名员工,有的正在打包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