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7日电(马晶晶 麦麦提 王改艳)今年以来,哈密市142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牧民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工作,他们服务于生产一线,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加农牧民收入,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近日,哈密市科技特派员高志华不顾70岁高龄,赶到了哈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益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辣椒地里,为农民徐庶指导农作物施肥。徐庶今年44岁,一家四口原先靠种植大枣和棉花为生,收入不高,今年合作社做了产业调整,在科技特派员的建议下,他的120亩地改为种植线椒。因是第一次种植,徐庶心里很是担忧,经过科技特派员隔三差五做技术指导,如今看到长势喜人、挂果满满的辣椒,他很是高兴。徐庶告诉记者,这个辣椒有啥问题,比如说草、病虫害只要说出去,科技特派员就第一时间就过来给他们现场指导,手把手的教怎么用药、怎么除草,辣椒现在长得也特别好,已经有订单订好了,没有后顾之忧,就等着让它成熟就行了,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在哈密市益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板蓝根地里,科技特派员指导合作社技术人员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45岁技术人员贾全文今年种植了100亩板蓝根、100亩线椒,他告诉记者,前面他们仅靠经验来管理作物,难免会疏漏影响产量,现在好了,科技特派员经常来到田间地头,专家们“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哈密市益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现有社员150户,种植2500亩辣椒、2100亩板蓝根、1200亩哈密瓜、800亩设施农业。今年,科技特派员对合作社的选种、种植、产量、浇水、施肥、打药、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有序地指导,合作社将传统棉花地、大枣地改种成板蓝根、辣椒等农作物后,每亩增收一千多元,不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为农民增加了效益。科技特派员高志华告诉记者,科技特派员就是要想办法让农民发家致富,摆脱贫困的帽子。科技特派员要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一些优良的好的品种,从技术上进行指导、引导他们,使农民能够学到一些科学知识,从以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务农技术,最终目的就是让各族农牧民,以科学技术增产增收,达到丰收的目的。
当天,在西山乡园艺场十二队农民杨建峰的养殖场里,哈密市畜牧工作站科技特派员蔡树东在这里指导他搭配牛饲料以及牲畜疾病预防等方面。杨建峰和父母靠养殖牲畜为生,一直以来,科技特派员在牲畜饲养管理、牛羊品种改良、养殖培训等方面给予他很大帮助。去年,经过科技特派员对牛品种改良,让他家每头牛增收近3000元。哈密市畜牧工作工作站畜牧师、科技特派员蔡树东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黄牛品种改良,2020年全市的品种改良有2.2万头,然后截止目前就完成了1.4万头,完成了60%多,通过品种改良使农牧民在肉牛养殖方面得到一个助推作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哈密市科技局在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同时,围绕脱贫攻坚,发挥部门优势,以产业带动、技能培训市场等为抓手,以服务脱贫村主导产业,解决脱贫户技术需求为目的,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项目,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和脱贫户增收。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科技特派员142名,涉及设施农业、养殖业、林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形式的科技培训300多场次,服务农牧民1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把各种实用科技知识及时送到了老百姓手中,让老百姓依靠科技知识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