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复工首周:开业不足3成,新片只有3部,单
目前,影院复工的问题仍然困难重重。但第一步,已经迈出了。业内人士表示,电影院出现“报复性消费”并不现实,但未来观影人次会随着上映新片的数量而增加,对于观众观影的热情程度,直接和影片质量挂钩的,好片自然观看的人多。
在“冰冻”了178天之后,久盼复工的影院们终于开门,迎来观影客人。
7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广东中山市一家影院员工时,他表示7月25日就将正式对外营业:“我们已经收到了复工通知,只是还没对外营业。不过我们员工已经清洗空调,准备好口罩消毒用品。我自己这边,则做了拷片,试着运行放映设备、电脑、空调等。通过检查之后,就可以开业了。”
7月24日,德信影城重庆时光城店总经理祝俊文表示,他们影院仍然没能营业。
“目前重庆仍然有很多影城并未复工,一部分是因为需要等待有关部门检查,另一部分是需要去提前解决好因停业期间所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在物业免租这个事情上,因为国家并没有明文要求物业必须对影院进行多久的免租,所以很多物业给予的免租条件对于影院方来说还是很难承受得起。”祝俊文说。
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7月20日,全国共有910家影院复工,复工率为8.1%。这一数据到7月23日上升到2918家,复工率达26.60%。
但是,尽管复工率节节上升,电影行业的艰难时刻仍然没有过去:多地复工率低于20%,还有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偏低的票价、单场不足10人的观影人数……
祝俊文坦言,疫情之后,业内需要重新考量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生存问题,影院成本中最大的就是成本,这个解决不好,即便是复工了依然难以存活。
电影行业复苏,仍然在路上。
四地电影院复工率领跑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提出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当日消息一出,电影人的朋友圈里面一片欢腾。不过,从复工的数据来看,各地影院的复工进度并不统一。
“对于所有电影人来说,复工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大家都铆足了劲。”7月20日,在影院开门的第一天,尽管还没有拿到复工通知,当日祝俊文谈起复工还是非常兴奋,“我的朋友圈里,部分影城在7月20日影片都已经售卖一空了。”
尽管当日重庆还没有正式复工文件,灯塔专业版的数据也显示:
7月20日重庆复工影院的数量是0。不过重庆复工影院数据,到了7月23日已经增加到41家。31个省区市中,7月20日复工数量为0的地区仅有北京、西藏、新疆。
此外,截至7月20日,河北、山西、天津、河南、辽宁、吉林、海南、甘肃、宁夏、黑龙江10个省份,影院复工数量也不超过10家。
而在当天,最快复工的地区是长三角。
数据显示,7月20日,上海已经有123家影城复工,复工率达到33.7%;浙江有180家影院复工,复工率23.3%;两地的复工率排名当日全国31个省份的前两位。
长三角影院复工在一开始领跑全国并不意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到一份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的通知,浙江影院复工采取“报备制”,各影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复业时间及影厅数。
旗下有36家影院、主要根据地在长三角的德信影城执行总经理施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复工的节奏不同,或许由于各地对于影城复工的审批条件不同。
不过,到了7月23日,影院复工率已经快速提升。灯塔数据显示,山东以超过50%的复工率排名第一,江西、浙江和上海的复工率也已经超过40%。共有10地的复工率超过30%,但也有13地的复工率仍然不足20%。
新片只有三部
尽管复工率快速上升,但对于各地影城来说,仍然面临不小的难题。
“其实复工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目前有十家店已经开始对外营业,复工以后,员工工资全额发放,房租水电恢复正常,但是票房一下子起不来,还不允许销售食品,困难可想而知。其实即使没有疫情,在目前影城如此白热化的竞争之下,影院的生存也是很困难的。”施亮说。
那么,票房偏低,主要卡壳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