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23 21:26 的文章

許強:助力中小企業轉化生產力中關村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園區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楊虞波羅)“中關村要繼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和創新高地,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支撐。”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談到,要繼續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方向,下一步將要釋放中關村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將資源的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許強指出,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高新區,2019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的總收入達到6.6萬億元,過去32年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0%,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1.04萬億,佔北京市GDP達到29.4%。新經濟增加值在全市佔比達到36.1%。中關村去年有“獨角獸”企業81家,在全球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硅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萬家,每天在中關村新設立的科技企業超過50家,全國40%的風險投資活躍在中關村,活躍程度僅次於美國硅谷。

“北京最大的優勢就是科技和人才,中關村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產生了巨大的驅動力”許強談到,下一步要通過以下六個方面工作釋放這些創新創業的活力,將資源的優勢轉化為生產力。

一是一體化推動中關村一區十六園的發展,前瞻布局高精尖產業體系,明確十六園分園主導產業定位,推進形成特色鮮明的發展組團。

二是探索新的科研組織形式,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前沿的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提升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三是充分運用應用場景。這次北京推出了“五新”,即新基建、新消費、新服務、新開放、新場景,要通過新場景帶動中小企業底層技術的迭代升級和示范推廣。

四是培育隱形“冠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要充分利用市場手段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撐和服務。中關村眾多企業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期,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在硬科技上不斷提升競爭力,將中關村打造成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的搖籃。

五是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要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基地,培育和引進標杆型孵化器。

六是弘揚企業家精神。不斷弘揚勇於創新、產業報國、包容自信的中關村創新文化,在新時代支持企業家不斷加強誠信和擴大國際視野。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