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独角兽蚂蚁启动A+H上市,科创板周年迎来「
文 | Tech星球 贾宁宇
这次真的来了。
7月20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过去几年,每隔一段时间,蚂蚁上市的消息就会传出。但相比此前,这次时节点对内部而言,蚂蚁已经发展成一个前所未见的生态系统;从外部来看,科创板诞生将满一周年,港股完成了同股不同权改革后,吸引了大量互联网公司上市,资本市场已万事俱备。
蚂蚁启动上市的消息刷屏,整个互联网科技圈都在关注,蚂蚁这个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到来,是否会创下A股最大的IPO纪录。
解构蚂蚁:前所未见的新物种
自成立以来,如何定义蚂蚁集团,从金融服务到金融科技,从Fintech到Techfin,莫衷一是。蚂蚁是什么?对于行业来说,定义的最大的难点是,人们很难从现有公司中找到一个对标物。蚂蚁以其高度复杂的构成,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物种。无论从以下四个剖面的哪一个角度去观察,都是独一无二的。
10亿用户俱乐部中的另类
截止目前,全球10亿用户俱乐部的成员屈指可数。这一阵营中有:谷歌(搜索 +Gmail + YouTube等)、Facebook(Facebook、WhatsApp、 Instagram等)、微软(Windows、Office等)、苹果(iOS、App store)、腾讯(微信和WeChat)以及支付宝(含全球合作伙伴)。
在屈指可数的10亿用户俱乐部中,支付宝是唯一一个非操作系统和非社交平台的应用,全球仅有的从工具类应用成长起来的生态体系。且在10亿用户俱乐部中,其用户离钱、离交易最近。
最新数据显示,10亿用户俱乐部中,目前谷歌、苹果、微软的市值都在1万亿美元以上;Faceboo和腾讯的市值则超过6000亿美元。
金融、科技与生活服务混搭
目前,互联网流量的变现方式中,最为大家认可的是交易(电商购物、本地生活服务等)、金融、游戏和广告,巨头们在这几大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在交易和金融等变现领域均是个中翘楚。从支付、到保险、理财等各互联网金融领域,蚂蚁是行业的开拓者。
除为淘系电商提供交易支付的支持外,今年3月,支付宝进行战略升级,建生活服务开放平台,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这一升级完成后,广大线下服务业将成为蚂蚁新的蓝海。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从内部知情人士处获悉,今年蚂蚁还成立了广告业务部门,探索如何开发支付宝的巨大流量的广告价值。
如此大跨度混搭的生态,让蚂蚁的业务生长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流量变现上也比其他公司更从容,当很多互联网巨头还在为亏损苦恼时,根据阿里巴巴财报估算,仅2019年第四季度,蚂蚁就盈利20亿美元。
覆盖C端,触达B端
据7月刚刚发布的阿里年报披露,支付宝和本地钱包伙伴服务的全球用户数已达13亿。如果说13亿用户数量体现的是C端想象力,那么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商业想象力则要通过B端客户来体现。
在蚂蚁旗下的网商银行5周年活动上,一组数据显示,蚂蚁服务的商户数量达2900万,但这还仅仅是网商银行。在支付宝的生活服务开放平台上,连接的还有全球数百家金融机构,以及数千万小微经营者。今年初,支付宝小程序数量突破200万,月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
在行业人士看来,支付宝已经成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重要的入口之一,也是商家通过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实现跨端全链路运营的重要触点和桥梁。
国内国际布局的双轮驱动
蚂蚁集团是国内互联网领域,为数不多在全球化领域取得实质进展的公司。
统计显示,过去三年中,支付宝的全球用户数以平均50%以上的年化速度增加,而且下沉市场和全球市场是两个主要的增长方向。
据公开信息显示,支付宝已经和全球25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和卖家打通了线上支付渠道。支付宝的跨境支付服务已经覆盖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即时退税服务覆盖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不同货币。此外,支付宝还在新兴市场布局了9个本地版钱包,这些新兴市场覆盖的总人口超过全球一半。
科技的核心竞争壁垒
庞大的全球用户规模和耳熟能详的国民级产品,只是蚂蚁这艘巨舰浮在水面之上的部分。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潜藏在底层的技术能力。正是在多领域的全球领先的科技能力,让蚂蚁能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业务,引领着行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