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17 11:02 的文章

孚能科技(688567.SH):今日正式上市,成为科创

  今日,国内科创板将迎来“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688567.SH),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的细分龙头,近日宣布又获“德系三剑客之一”的奔驰入股,在目前整体持续热络的市场氛围下,特斯拉市值不断创新高,并持续掀起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热潮之际,孚能科技看点十足。对投资者而言,在科创板上市后,孚能科技能否有不俗的表现?不妨来看下,公司有哪些核心的投资亮点

  一、国内三元软包电池龙头,卡位黄金赛道

  孚能科技是国内三元软包电池的龙头企业,其全部产品为三元软包技术路线。据GGII数据,2017-2019年,公司软包电池产品出货量和装机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三,国内第一。

  (来源:公司招股书)

  孚能是纯正的动力电池行业标的,动力电池系统贡献了99%以上的绝对的收入。而动力电池领域可谓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黄金赛道”。

  从成本角度看,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般占整车成本的35%-50%,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成本、续航里程、安全性及充电效率等关键性指标。同时,随着下游整车行业不断演进,电池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现都已形成多寡头竞争格局。据合格证数据统计,国内动力电池市场CR3、CR5、CR10份额自2015年起持续提升,2019年7月分别占比达84%、89%、94%,相比2015年1月36%、48%、71%分别提升48、41、23个百分点。

  再从技术趋势来看,动力电池以追求平价与性能为重要方向,依据不同材料体系、结构及封装形式,发展出多种技术路线。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动力电池可分为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电池等;若据封装方式和形状不同,又可分为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

  2016-2019年国内不同技术路线动力电池装机量

  (来源:GGII,光大证券)

  材料来方面,电池三元化(含镍、钴、锰三元素,NCM)趋势显著。据GGII,2016-2019年,三元电池的份额由23%增至62%,提升了39个百分点。而从封装工艺和形状来看,软包电池由于在能量密度、续航里程、高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方面优势突出,符合全球锂电池主流技术趋势,尤其是在消费型锂电池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超过70%。

  孚能科技作为全球三元软包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技术背景深厚。其前身为美国孚能,由创始人YU WANG与Keith于2002年设立,是最早确立以三元化学体系及软包动力电池结构为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向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

  公司创始人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积累,与其带领的团队拥有17年的产品试制和生产经验。公司研发团队长期与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顶尖专家展开战略合作,合作单位包括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巴斯夫、杜邦、3M公司等,合作专家包括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顶尖专家Michael M.Thackeray、Jeff Dahn等。通过整合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创新资源,公司的技术能力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国资背景也为孚能科技增色不少。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深圳安晏,持股23.88%,其单一LP为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疌泉安鹏直接持有公司1.08%的股份,其LP为北汽集团、镇江国有投资及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

  总体来说,孚能科技的赛道佳、行业格局优,且技术路线优势凸显。若从产业链投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材料偏周期性行业,中游动力电池属于制造业中的成长型行业,下游汽车则为消费型行业

  二、经营格局怎么样?

  行业短期看成本,中期看客户,长期看技术。

  由于购买力平价是短期内制约电动车渗透率爬升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围绕降低成本加大力度技术研发。

  尽管三元软包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放电效率、整体重量、空间利用率等多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由于在产品结构、原材料占比、封装环节等方面与其他动力电池有一定差异,同时还受到同企业业务规模、原材料自供率影响,导致孚能科技面临成本高于同行的问题。

  但随着孚能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国产化,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来源:公司招股书)

  自2016年与北汽新能源达成合作,孚能科技开始为国内整车厂大批量供货,并随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发展随之驶入快车道。2016-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129%;2017-2019年,动力电池的销量复合年均增速达55%。

  2017-2019年产能/产销(Mwh)

  (来源:公司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