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总裁“姐姐”:霸道与柔软、野心与
一档选秀成团节目在这个夏天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探讨和关注。与以往的选秀节目都不同,这档节目的女主角都是30岁以上的女艺人。
当观众Pick自己喜欢的“姐姐”时,《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角色的嬗变,引发了人们对于女性独立、成功、美丽的探讨,对女性本身在职场所面临的困境的关注。
在科技互联网领域,也有一群这样的CEO “姐姐”,她们是总裁,是妈妈,也是“Lo娘”,做过国企员工也当过网友眼中的“工具人”。比起明星,她们更像是年轻人在职场、生活中的参照坐标。
在一个女性从业者占少数的场域,这些“姐姐”是如何打破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实现成长和进步的? 凤凰网科技(微信搜:iFeng科技)邀请了几位有故事的互联网行业女性创始人,分享了她们的创业、成长经历。
穿Lo装的CEO:我想让更多人知道,不要以外表来评判一个人
“有一次去见投资人,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第一次见到穿得像小公主的CEO’,后面的谈话完全变了方向,聊裙子贵不贵,问我为什么不去做二次元的产品,自始至终都没回到创业项目上。”
坐在“微光”的办公室里,张侠说道,“很多人会从外表来评判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穿成这样,那你那可能是玩票的”。
如果见多了穿着干练、千篇一律的职业女性管理者,张侠的确不太符合普遍认知中的CEO形象,眼前的她穿着卡其色的复古Lolita洋装、精致小皮鞋,编着栗色的粗麻花辫,戴着一顶和发色相称的窄沿帽子。这是她每天上班的日常装扮。
即便在地铁上碰见这样穿着的年轻女孩,也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更不用说在一个以高强度工作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了。
为什么会穿Lo装上班,张侠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好看,所以我穿,精致美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以前当产品经理没人管我穿什么,现在自己当老板更没人管我了”。
她还有上百条不同样式的裙子,这些Lo装也伴随她从互联网公司职员一路成为了公司CEO,如今她所创立的社交平台“微光”拥有2500万注册用户。
张侠是一个接地气的CEO,在公司没有人叫她“张总”,偶尔有不熟悉的人叫她“张总”时,她会哈哈大笑然后说,“别张总,叫我‘翅膀’就好”。“翅膀”来自她的网名“伊卡洛斯之翼”,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在她的微博底下,网友称她为“翅膀太太”,“太太”是Lo圈对资深玩家的一种称呼。
来源:受访者供图
创业之前,张侠做了10多年产品经理,在灰黑T恤、帆布鞋为主色调的快节奏互联网公司里,张侠有些特立独行,“大家提起我就会说,‘就是那个谁,穿Lolita的产品经理’”。
亮眼的不仅是她的裙子,工作上对接技术、运营、设计时游刃有余,常担任最具挑战性的创新性项目负责人。2015年,张侠多了一个头衔——视频弹幕网站Acfun的产品VP,后来升为了Acfun的COO。
对于爱看动漫、爱打游戏、喜欢产品工作的她来说,A站这个职位像是量身定做的。“我接手A站时,CEO把移动团队的研发、运营、市场全交给我一个人管,太舒服了!”
在这个岗位上,张侠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掌控感,她上任后的半年,A站移动端的日活用户数就翻了五倍以上,“也没花什么钱”,她有些自豪地说道。
在A站时,她注意到了用户用弹幕交流的活跃需求,对互联网产品有敏锐的认知让她觉得这将会是一个突破口,一个可以边看视频边聊天的产品,是“微光”的最初设想,那时她已经35岁。
身为资深产品经理的她自然懂得怎么说服投资人,“当时甚至没有一个产品DEMO,我就带着几张图纸一张嘴,和投资人聊了几个小时之后,他说别找别人了,我投你”。就这样,“微光”拿到了来自经纬中国的种子轮投资。
但就像对“裙子”的偏见一样,对身为女性本身的偏见也发生在她的创业过程中。曾有一个投资人以过来人的语气告诉她,女性创业者大多半途而废的案例。当某些刻板成见已经形成,后面的再亮眼的业务数据都会被忽略掉。
并且,在当时社交并不是一个好做的领域,蛋糕基本被微信、QQ、探探、陌陌划分完毕,多闪、马桶MT、子弹短信等社交软件兴起又消失。
张侠在微博抱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业界很多从业者包括投资人对于“社交”的理解就是“是否能方便约X”,“认识一个聊得来的朋友”这种需求在他们脑子里压根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