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10 12:16 的文章

“电子烟第一股”成功上市 思摩尔能重演暴涨神

“电子烟第一股”成功上市 思摩尔能重演暴涨神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婷婷

  来源: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

  7月10日,“电子烟第一股”思摩尔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此时离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被关闭过去了约九个月,市场已经久未听到关于电子烟的消息了。

  电子烟饱受争议,但思摩尔依旧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在招股阶段,思摩尔录得115倍超额认购,冻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

  思摩尔正式挂牌后报28港元/股,较发行价12.4港元大涨125%,后出现小幅下跌,截至7月10日9点45分,总市值在1500亿港元。昨日暗盘也一度涨超100%。

  思摩尔这一名字对资本市场而言还相对陌生,其前身麦克韦尔却是曾经名头响亮的大牛股。

  麦克韦尔曾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并于2019年6月除牌,除牌前市值为85.3亿元人民币,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价为134.76元人民币,较上市首日发行价上涨超10倍,在市期间股价表现优异。

  如今,麦克韦尔变身思摩尔再度登陆港股,但在这告别资本市场的一年多时间里,电子烟的市场环境已经大不如前。监管趋严,风口已过,“电子烟第一股”还能否重现当年的暴涨曲线?

  风口乍起乍落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电子烟确实是为了戒烟而生的。

  2003年时,药剂师韩力带领团队发明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烟并获得专利,韩力研究电子烟的初衷,是想为自己制造一款戒烟产品,而这位想要戒烟的药剂师最终成为了第一家电子烟公司如烟的创始人,与无数吸烟者的“引路人”。

如烟品牌电子烟

如烟品牌电子烟

  

  此后,电子烟很快在市场上开始流行,带动如烟公司快速发展,到2008年,如烟声称已经售出超过30万支电子香烟,并且以叁龙国际的名义在港交所上市。

  2006年,央视曝光如烟戒烟效果造假,电子烟安全性及监管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国内市场销售大幅受挫,如烟不得已放弃国内市场,全部转为外销。而就在如烟处于焦头烂额之中时,大量海外电子烟品牌与国内电子烟代工厂开始涌现。

  占据外贸产业链优势的深圳成为了电子烟生产大本营,在深圳宝安区沙井、福永两个偏远街道有上百家电子烟生产商,全球有约90%的电子烟都诞生于此,这片区域因此有“雾谷”之称。

  2009年成立的思摩尔,正是深圳市宝安区那一批代工厂中最成功的一家。

  电子烟在海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2012年美国最高院判定FDA《禁止销售电子烟政策》败诉后,美国电子烟市场完全打开,2014年《牛津词典》甚至将“vape”(吸电子烟)选为年度词汇,可见电子烟在海外市场的风靡程度。

“电子烟第一股”成功上市 思摩尔能重演暴涨神

  而在国内,一直到2018年,市场才终于发现电子烟吞云吐雾中所蕴藏的机会。

  该年6月,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宣布融资12亿美元,估值突破160亿美元;年底,烟草巨头Altria Group(旗下有香烟品牌万宝路)收购Juul35%的股份,Juul估值达到380亿美元,短短半年时间内估值翻了不止一倍。

“电子烟第一股”成功上市 思摩尔能重演暴涨神

  Juul的梦幻估值让国内市场躁动不已,中国有3.5亿烟民,当时却没有一家足够成熟的电子烟品牌,这其中暗藏的机会足够诱人,电子烟风口一时大热。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一年就有10个电子烟项目完成快速融资,其中不乏IDG资本、真格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入局。

  电子烟创业潮中,出现了许多知名人物的身影,如曾任滴滴高管、Uber中国区总经理的汪莹,她创办的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在2018年6月完成首轮3800万人民币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IDG跟投。

“电子烟第一股”成功上市 思摩尔能重演暴涨神

  锤子科技001号员工朱萧木也在2019年1月加入电子烟创业大军,成立了电子烟品牌FLOW福禄,随后在5月份拿到了经纬中国领投的数千万美元融资。

  在FLOW发布会上,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现身支持老同事,并在几个月后也一头扎入了这场电子烟战局,以合伙人身份推出电子烟品牌小野,并请来陈冠希代言。罗永浩与陈冠希,两个话题性人物的加入,将这场电子烟创业风口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