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06 20:07 的文章

“鲶鱼”特斯拉,搅动造车新势力自产潮

“鲶鱼”特斯拉,搅动造车新势力自产潮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作者/ 周晓奇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谁在为新势力造车?

  “赶红眼航班,办公室里支起行军床,凌晨四点在瓯江口看日出”,2018年9月28日,威马在浙江温州举办交付大会,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自己在290多天里,夜夜开项目总会。

  台上沈晖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林立听着也难掩激动。作为前威马城市经理,他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来到温州,但不同于此前参与的小型活动,这次是与几百位威马准车主一同见证威马EX5的交付。

  “我们向客户介绍威马的时候,会着重提到自建工厂的亮点,这是我们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重要区别点”,林立说。

  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初期,采用代工方式生产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出身的沈晖,在威马成立半年后,拿着10亿美元A轮融资,开启了自建工厂之路。

  当下,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也拿到了生产资质,开启了自产+代工并存的模式;理想汽车则在一开始走上了自产路线;蔚来与江淮合作,继续走代工模式。

  然而,要想造出新能源汽车,除了解决生产线问题还远远不够,造车新势力企业还需要面对供应链难题。

  “从零部件厂商角度来说,需要考虑主机厂的产能规模、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和双方议价能力等因素,所以配套传统车企的价格与造车新势力的价格肯定不一样”,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显斌对Tech星球 说。

  为此,造车新势力企业要想突出自身优势,更需要打造差异化特性,比如小鹏汽车就以自动泊车作为卖点,不断强化让其成为小鹏的特性。

  “拼不过性价比,新势力企业需要提升车辆的体验感,并获得消费者认可,也就是说做出更多的增量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智能体验、服务体系等”,电动汽车观察家创始人邱锴俊表示。

  他表示,由于造车新势力企业重点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经带动传统车企加重建设智能化,虽然目前智能汽车更多体现为OTA能力,但已经走向自动驾驶,甚至今后会出现更先进的功能。

  造车新势力跨越自产命运线

  小鹏汽车终于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自主生产路线。

  5月19日,工信部发布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鹏汽车所申报的整车生产企业资质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小鹏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拥有生产资质、自建工厂制造生产能力的企业。

  “我们是中国唯一一个同时在自产+代工两种并存的汽车生产企业,小鹏P7将在自己的小鹏肇庆工厂中生产制造!”拿到资质当天,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

  虽然小鹏P7将自主生产,但此前小鹏G3等车型,仍将由海马工厂代工生产。

  “造车新势力刚起步的时候,其实都希望拿到相关资质,但过去几年国内管理资质较为严格,因为一旦开放通道,很可能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王显斌说。

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图源自小鹏官微

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图源自小鹏官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能利用率为77.2%,同比下滑3.8%。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评判标准,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乘用车产能利用率则更低,据乘联会专家张明生透露,2019年,我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至53.74%。

  为此,拿不到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现阶段只能选择通过代工方式,生产新能源汽车。

  早在2016年,蔚来汽车就与江淮汽车达成代工合作,联合在合肥打造了江淮蔚来制造基地,目前代工厂年产能已达到10万辆。

  “虽然蔚来汽车由江淮代工生产,但是双方合作的工厂是根据蔚来汽车的工艺要求新建,蔚来在工厂上也投入了不少钱”,王显斌说。

  今年以来,蔚来与合肥绑定也更加深入,先是在2月蔚来汽车宣布中国总部落户合肥,蔚来将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4月蔚来又获得合肥建投等投资的70亿元。与合肥的深度合作,意味着至少蔚来在一段时间内都将采用代工模式。

  不同于蔚来、小鹏的代工模式,威马、理想则走上了自产路线。

  “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沈晖表示,虽然自建工厂成本高昂,但实现了自身对品质的最优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