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06 06:00 的文章

3GPP R16 标准正式冻结:再掀 5G 建设热潮

(原标题:3GPP R16 标准正式冻结,再掀 5G 建设热潮)

北京时间7月3日深夜,国际组织3GPP 宣布 R16标准冻结,标志着5G 第一个演进版本标准完成。

R16不仅增强了5G 的功能,让5G 进一步走入各行各业,催生新的数字生态产业,还更多兼顾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使通信基础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助力社会经济的数字转型。

7月4日清晨,3GPP RAN 全会副主席、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徐晓东,3GPP SA2工作组副主席、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孙滔在线接受媒体采访,进一步解读 R16标准,讲述标准制定背后的故事,展望5G 标准面向 R17的迭代演进。

从 “能用”到 “好用”,R16拓展、挖潜、降本增效

国际标准组织3GPP 于2018年冻结5G 标准的第一版 R15。R15在制定过程中,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产出 “能用”的标准,满足5G 多方面的基本功能。本次冻结的 R16,实现了从 “能用”到 “好用”,围绕 “新能力拓展”、“已有能力挖潜”和 “运维降本增效”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5G 服务行业应用的能力,提高了5G 的效率。

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引入新技术支持1微秒同步精度、0.5-1毫秒空口时延、“六个九”可靠性和灵活的终端组管理,最快可实现5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提供支持工业级时间敏感。

面向车联网应用,支持 V2V(车与车)和 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通过引入组播和广播等多种通信方式,以及优化感知、调度、重传以及车车间连接质量控制等技术,实现 V2X 支持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外延传感器、远程驾驶等更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

面向行业应用,引入多种5G 空口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高十倍以上,达到米级。R15的若干基础功能在 R16中得到持续增强,显著提升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切换性能,使终端更节电等。

此外,R16还在毫米波和非授权频谱等方面引入增强机制。关于毫米波,R16增强了波束管理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具体体现在让终端和网络之间在受到遮挡或信号衰落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链路;非授权频谱,基于授权频谱 R15的5G NR 主体,引入资源抢占的流程设计,来保证它与其他非授权频谱技术之间公平使用的问题。

孙滔表示,R16的第一个特点是 “能力三角”的完善,R15定义了5G 的第一个版本,给出了5G 的基础架构,其解决的场景以 eMBB 用例为主,以及 URLLC 的基本功能;R16在此基础上对 mMTC 和 URLLC 两类场景进行了部署,将能力三角的另外一半补充完整。孙滔认为,R16的第二个特点是 OT 和 CT 的融合,使5G 更加深入工业互联网。

徐晓东表示,R16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与 R15一起使5G 可以接近全方位的接受各种应用的挑战。他同时指出:R16不会影响目前的5G 建设和终端使用,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以软件升级为主。

R16标准的发布赋予了5G 更强的生命力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增强了业界对5G 技术持续演进的信心,也为我国5G 新基建注入了新动能。

与会代表渡尽劫波,ASN.1审阅如期完成

作为 R15的后续版本,R16规范的制定周期为18个月,原本计划于2019年底完成。此前因为受 R15 Late drop 版本冻结时间推迟的影响,R16规范冻结时间由原定的2019年12月推迟至2020年3月;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移动产业的影响,R16 Stage3的工作再次推迟3个月,ASN.1审阅如期完成。

3GPP R16 标准正式冻结:再掀 5G 建设热潮


徐晓东介绍:“真正标志着标准工作基本完备的工作是 ASN.1审阅完成,宣布冻结。常规情况下,是 Stage3的功能冻结后一个季度完成 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ASN.1是 ISO 和 ITU 的联合标准,具体定义了信息的抽象句法)的审阅和冻结,这次是打破常规,功能冻结的同时进行 ASN.1的审阅,两项工作并行开展。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能保证 ASN.1的按时冻结,凝结了3GPP 代表们无数不眠之夜下的贡献。”

R16是3GPP 史上第一个通过非面对面会议审议完成的技术标准,标准制定过程中经历了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导致部分公司无法进行单点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的肆虐导致面对面线下会议只能通过 E-meeting 的方式进行。

徐晓东坦言,远程沟通最初确实造成了效率低下等问题,有争议的议题更加难以收敛,3GPP 的邮件系统也受到了严重挑战。“在引入电话会议系统之后,又必须协调好亚洲、欧洲、美洲三个地区的时间,以便让三个地区的与会代表都不至于非常痛苦的熬夜。”他用 “渡尽劫波,如期而至”来描述 R16的冻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