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今天,首辆火星车登陆火星,后来还拯
文丨汪星
在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落难火星,期间他依靠探路者号与地球重新建立联系,获得救援。
而现实中,探路者号则开启全新的火星探索时代。在其着陆后,火星的表面或上空,每天都有至少一个探测器在工作。
《火星救援》中,为了与地球取得联系,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找到了探路者号
北京时间1997年7月5日凌晨1点07分,一个直径5.8米的巨型气囊,以50公里的时速触及火星表面。
砰——砰——砰,弹跳15次后,这个巨型气囊才终于停下,随后自动泄气,包裹在核心的探路者号安然无恙。
时隔21年后,人类的探测器终于再次成功的踏上了火星表面。上一次海盗1号和2号登陆火星还是1976年。
1995年,NASA工程师测试探路者号用的气囊
首个火星车
探路者号由着陆器和一辆火星车“索杰纳”组成。这辆6轮小车也是人类首个成功登陆的火星车,此次任务也由此成为人类火星探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着陆器配有可拍摄360°全景照片的彩色相机,还有天气预报设备,可以测定火星地表及大气湿度。
在飞行和着陆过程中,火星车就包裹在折叠起的着陆器当中。
火星车“索杰纳”
火星车“索杰纳”是一个有6个轮子的小器人,重10.4千克,大小和一台微波炉差不多。“索杰纳”在英文中有“旅居者”之意,是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废奴主义者索杰纳·特鲁斯命名。
“索杰纳”依靠随身携带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动力,行进速度每分钟60厘米,主要任务是探测和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分。
探路者着陆后,很快就传回了火星上的第一批图片。这些图片直接通过当时尚且年轻的互联网对外发布,探路者任务网站的点击量也因此在1997年7月4日-8日期间曾达到2亿次,创造了纪录。
在火星上,探路者号着陆器和索杰纳号火星车总共工作了三个月,分别超出各自设计寿命的3倍和12倍。
美国三代火星车对比。右为好奇号、左为勇气号/机遇号、下方是索杰纳号
火星车先驱
探路者任务的成功,也为许多年后的火星车任务奠定了基础。在后续的美国大型火星车上,你都能找到索杰纳号的影子。
为了探路者号任务,美国宇航局研发了许多新技术,包括火星车及部署系统,固体燃料减速火箭,以及硬着陆时用来减少冲击的充气气囊等等。
勇气号/机遇号依靠气囊硬着陆
2004年,登陆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双胞胎火星车,就应用了其中的大部分技术。它们在着陆的时候,应用了与探路者号类似的气囊硬着陆。
美国宇航局探路者号项目科学家马特·戈隆贝克就表示:“没有探路者号,就不会有勇气号和机遇号,而如果没有勇气号和机遇号,就不会有好奇号火星车。”
24小时不间断探测火星
探路者号成功登陆后至今的20多年里,在火星的表面或上空,每天都有至少一个探测器在工作,从未间断。
期间,先后有11个探测器成功飞抵火星,其中5个着陆到火星表面。而现在仍有8个探测器在火星进行各类考察,其中美国5个,欧洲2个,印度1个。
今年暑期,又有三个探测器将启程加入火星探测的大军。
美国将送去好奇号火星车的升级版“毅力号”,“土豪国”阿联酋将发射环绕火星的希望号。
最为瞩目的,就是中国自己的火星探测任务“天问1号”,将发射一颗环绕火星的探测器,以及一辆要着陆的火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