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04 08:47 的文章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人工智能朗读:

“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检测快速铺开。其中,由华大基因等机构经过3天施工调试,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正式启动运营,在升级改造之后,日检测通量达到10万例,成为目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有效缓解北京地区的核酸检测燃眉之急。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火眼”实验室装备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通量达到192样本/80分钟,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相比人工提取有50倍的通量提升。

原标题:为全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

华大基因“火眼”:中国科技抗疫的闪亮名片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谭梓健 文/图)6月16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检测快速铺开。其中,由华大基因等机构经过3天施工调试,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正式启动运营,在升级改造之后,日检测通量达到10万例,成为目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有效缓解北京地区的核酸检测燃眉之急。

事实上,凭借前沿基因科技和自主可控核心工具,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走出国门,为全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深圳力量,成为中国科技抗疫的一张闪亮名片。

3天建起超大核酸检测实验室

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华大基因的“火眼”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毕,16个气膜舱构成历史上最大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投入运行后,日检测通量可达10万例。

核酸检测的样本,存在传染风险,这就要求检测实验室必须是“负压”状态,这也是华大最终选择用双层气膜的原因。三个气膜舱构成一套完整的核酸检测流程,相邻舱之间有单向的传递窗。

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刘心表示,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的搭建仅用了3天时间。该实验室通过气膜这种方式来搭建,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但其整体的实验室功能又和传统的实验室是一致的,是一个可移动、自动化、大通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后,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地区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华大基因北京地区检测总量已达百万例。

3天建起超大核酸检测实验室并非易事。华大基因国内“火眼”实验室总指挥朱师达介绍,建设团队前后调集2000多台设备,都在两三天内完成紧急调拨。此外,华大500多员工投入抗疫中,还有合作伙伴上千人在实验室工作,短期内迅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为北京防控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海外总检测日通量超30万例

华大集团副总裁李宁说,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华大基因运营的“火眼”实验室已成为防控抗疫的“中国名片”,从中国走向全球,已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加蓬、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将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新冠疫情的“前哨”。目前,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火眼”实验室已启动或在洽谈中,预计总检测日通量超过30万例。

李宁介绍说,现在外派海外抗疫的华大员工已逾百人。他们带着华大在国内通过抗击疫情得到的宝贵经验,以及运营实验室的技术和能力到当地。所以这也是把中国科技抗疫的技术、经验、标准输出到海外。各方一起和当地建立互信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

“火眼”强势“出海”的底气来自自主研发的先进工具和设备。据介绍,实验室装备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通量达到192样本/80分钟,适用于企业、临检、医院等领域的中高通量用户,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相比人工提取有50倍的通量提升。

说到未来的计划,李宁表示,华大提供“火眼”实验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带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为当地的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这不是短期的事情,而是希望在当地持续做下去,为当地公共卫生领域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火眼”支撑公共卫生新基建

“火眼”实验室是在中国抗疫中诞生的、用于病原检测的完整技术方案、成套设备、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正在对外输出,填补世界病毒检测短板,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