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03 17:09 的文章

中国人寿:科技创新助力打造“智慧国寿”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的大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变保险业的经营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保险业是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行业,广泛的科技运用,特别是最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将会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随着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与保险业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带来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保险领域,实现承保、核保、定损、理赔和客服等环节的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已成为科技赋能保险的内在要求。

  描绘智能化应用的整体蓝图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一直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保险公司。为响应建设智慧社会,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号召,中国人寿已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构建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链,中国人寿聚焦于智能能力供给层建设,重点关注技术与业务场景结合,描绘了智能化应用的整体蓝图,包括基础数据层、智能基础平台层、智能业务层和智能交付层,形成了以慧学(深度学习平台)、慧听(智能语音平台)、慧眼(生物认证识别平台)为智能核心的“国寿大脑”整体规划。

  构建具有国寿特色的基础数据层。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内容云、生物特征库、图计算平台、统一知识库等系统,实现交易数据、关系数据、知识数据的发展和融合,为电子化走向数字化奠定数据基础。

  打造智能基础平台层,提供智能化公共能力。实现慧学、慧听、慧眼三大智能化基础平台在全集团的能力供给,提供深度学习训练、语音识别与合成、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能力。除此之外,构建票据识别引擎等智能能力,为理赔业务等运营和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撑。

  依托基础数据层与智能基础平台层,实现智能业务层的智能能力建设,并最终在智能交付层落地实施。挖掘基础数据,依托公共基础能力,形成业务相关的智能能力服务,投放于智能交付层的各类终端系统,实现智能能力与具体业务场景的融合与落地,最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运营、风控、销售和客服各大领域。

  构建慧学、慧听、慧眼智能基础平台

  中国人寿人工智能应用已如星星之火,亮点频出。依托人工智能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公司在经营发展、客户服务、风险防控等方面更加高效。

  基础数据日益丰富,智能供给逐步增强。基础数据层已实现大数据平台、生物特征库、内容云、图数据库及统一知识库系统的建设上线,实现了公司客户、销售人员、保单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与供给,以及各类知识的集中存储与管理,提供人工智能所需基础数据支持。

  国寿大脑完成基础建设,智能通用能力应用广泛。遵循集团国寿大脑的整体规划,构建慧学、慧听、慧眼智能基础平台。

  慧学,深度学习平台已基本具备了交互式编程方式、多机多卡训练能力、自定义环境镜像、自动优化寻参等功能,新增数据科学平台,增强数据建模能力,加快模型构建,让编程能力不再是人工智能项目的瓶颈,支持目前所有主流机器学习计算框架并已为智能核保、购买能力预测、风险评估等业务场景提供了计算力支持。

  慧听,智能语音平台主要提供两部分能力,一是语音能力,即语音识别能力、语音合成能力、声纹识别能力,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现计算机“能听会说”的能力,将语音转换为文本或将文字信息实时转换成语音,同时,通过声纹识别实现说话人辨认和说话人确认,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供计算机识别;二是语义能力,包括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库等,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将用户完整的表述转换成相应的关键词,并获取相关的语义,最后通过知识库查询到用户所需信息。目前已对接多款应用产品,实现95519客服中心智能语音导航,为销售人员智能训练提供语音识别和播报等场景。

  慧眼,生物识别平台目前已完成OCR证照识别、人脸比对、活体检测、人脸核身四项能力建设,并提供API、微应用、SDK等多种接入方式。OCR证照识别可识别身份证、银行卡等多种证件上的文字,并返回结构化的结果。人脸比对包括1:1人脸比对和1:N人脸比对,1:1人脸比对可精准判断两张人脸是否是同一个人,1:N人脸比对在预置的人脸集合中搜索相似的人脸,可通过人脸搜索确认人员身份。活体检测实现对关键点实时标注和变化的检测,对照片攻击、切换攻击、面具攻击、遮挡攻击的防御。人脸核身可根据用户的自拍照片或视频,结合OCR、活体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在线核实用户的真实有效身份。目前已在销售人员每日考勤打卡、寿险APP各类在线保全业务身份认证、无纸化投保身份认证、保单在线回执回访等众多场景得到应用,实现了安全快捷的在线身份核验,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智能应用助力多维管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