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7-03 13:04 的文章

罢免陆正耀失败:瑞幸内斗大局已定?

瑞幸董事会的内斗给出了1.0版本的结局——罢免陆正耀失败。

北京时间7月3日早晨,瑞幸咖啡发布公告表示,在7月2日举行的股东会上,由于“罢免陆正耀董事长及董事身份”的议案未能得到三分之二及以上董事的同意,所以决议未能通过,陆正耀还将继续担任董事长及董事

目前,瑞幸的董事会共有八个人,包括董事长陆正耀、五名董事及两名独立董事。除陆正耀外,董事包含三名瑞幸咖啡的现任管理层人士,以及两名瑞幸最大的机构投资方代表(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两名独立董事同时也是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负责瑞幸财务造假事件的调查。

股东会结果证明了,在董事会的内部角力中,“陆正耀+瑞幸现管理层”战胜了“调查委员会+投资人”,成功保住了陆正耀的董事长职位。

在三天后(7月5日),还将有一场临时股东会召开,计划讨论包括免去陆正耀在董事会的职务、黎辉与刘二海的董事职务、邵孝恒的独立董事职务等在内的决议。这场股东会由陆正耀控制的家族信托Haode Investment Inc.于6月19日发起,Haode同时提名了两名新董事。

预计在这场股东会结束后,瑞幸的董事会将完成一轮大换血。而罢免陆正耀失败的决议已经显示,由于瑞幸现管理层选择与陆正耀站在同一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瑞幸仍旧完全处于陆正耀的掌握之中。即便陆正耀的职务在三天后被摘去,依然可以靠现管理层、新提名董事来保持自己对瑞幸的影响力。

4比4打平?

从瑞幸董事会成员一年来的变化,可以大致观察出如今董事会内部的站队情况。


瑞幸上市时的董事会构成(制图:虎嗅)


瑞幸现董事会构成(黄色为陆正耀+瑞幸现管理层)

瑞幸董事会的变动从今年自曝财务造假前夕开始。3月27日,瑞幸公告新增两名独立董事濮天若(Pu Tianruo)与庄伟元(Wai Yuen Chong);在自曝财务造假后,公司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由独立董事邵孝恒(Sean Shao)、濮天若与庄伟元三人组成,邵孝恒担任主席——对造假事件的公司自查,主要由这个委员会负责推动。而原独立董事Thomas P.Meier和濮天若先后于4月21日、6月16日辞职,特别委员会只剩下两人。

董事方面,由于原CEO钱治亚与COO刘剑被查出与内部虚构营收相关的证据,5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公司钱治亚与刘剑被停职,同时,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谨一成为代理CEO,公司高级副总裁曹文宝与副总裁吴刚被任命为新董事。

郭谨一是与钱治亚一起创业的“瑞幸元老”,与“神州系”颇有渊源。公开资料显示,郭谨一就职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在2016年加入神州租车,担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助理——当时神州租车的董事长就是陆正耀。他与钱治亚、CMO杨飞共同构成了瑞幸咖啡的核心创始团队,郭谨一主要负责产品和供应链等线下业务;

曹文宝在2018年6月加盟瑞幸并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门店运营与客户服务,在此之前在麦当劳中国工作了超过23年;

吴刚于2019年3月加盟瑞幸,担任副总裁,负责战略合作,向CEO钱治亚汇报;他曾任职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在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中国联航等民航领域工作超过20年。

董事里除了瑞幸的管理层外,还有两名陆正耀的“老熟人”: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这三者由于在投资方面的密切关联,一直被外界称为“铁三角”。但在瑞幸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铁三角”的关系已经岌岌可危。综合多方媒体报道,接近黎辉与刘二海的人士均表示两者对财务造假事件不知情,同时二人支持特别委员会对此展开调查。

根据财新援引知情人士表述,6月26日晚上,瑞幸召开退市相关事宜的董事会,在陆正耀中途离开时,部分董事提出需召开董事会会议罢免董事长并要求当场投票,最终票型为4票赞成、3票弃权,“黎辉、刘二海、邵孝恒、庄伟元4名董事投了赞成票,郭谨一、曹文宝、吴刚3名董事投了弃权票”。

根据瑞幸公司章程的第101条,罢免公司董事需获得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除当事董事外),也就是说需要至少5名董事会成员投出赞成票。

罢免陆正耀失败的结局再次佐证,目前瑞幸董事会拥有“4v4”的尴尬局面,瑞幸现管理层仍旧与陆正耀站在同一边。

即将丧失实控权的陆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