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能制造”—数制科技助力英吉利印染入选工信部试点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关于开展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试点的通知名单》,记者发现,来自绍兴柯桥的“英吉利印染”公司尤为引人注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次入选工信部名单的企业,多数为年产值在数十亿以上的大型企业,英吉利印染作为一家体量规模较小的纺织行业企业,为何能被工信部关注到并成功入选?
英吉利印染有这样的成绩,和其对工业信息化的重视,以及其技术服务商“数制科技”的支持,可谓密不可分。绍兴英利印染有限公司于2000年9月11日在绍兴市柯桥区成立,在印染企业中属于创新意识较强的一类,近年来紧贴互联网思维,不断探索“智能印染”道路。去年8月份,数制科技研发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英吉利印染全面上线。
这个被称作纺织大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让英吉利印染的整个生产流程真正实现数字化。走进中控室,巨大的LED演示屏第一时间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被称作“驾驶舱”的页面,便是由数制科技提供的服务功能之一。只需轻点鼠标,选中某台染色机缸,该机缸的一切实时工况数据,便会迅速以表格或柱状图显示出来。更为智能的是,管理者可以清晰地通过屏幕上的生产曲线偏差幅度和具体参数,快速判断某个机缸出现了什么问题。
同时,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俊表示:“数制科技的‘智慧印染’(数制科技的行业解决方案)上线后,我们的洗缸次数起码要减少45%,而设备利用率和合缸率这些也有显著提升。以往单次排产,我们都是人工操作,常常耗费个把小时,现在只需几分钟,就能快速搞定。尤其,遇到插单等特殊情况,都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高质、高效的排产调整,能耗、洗缸切换、人力等成本显著降低,直接降低成本至少100万元/年。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这条路上,数制科技真的帮我们迈出了很大一步。”
王文俊告诉记者:“相比以往都是靠线下人工推动流程运转的模式,现在工人们采用手机智能终端作为工作台,相比固定终端,硬件投入成本下降80%,业务流程也明显精简,工人报工操作非常简单,与此相对的是管理成本下降明显。我们现在的报工数据基本与业务实际情况一致。如今生产进度实时透明,风险可以及时预警,全厂工作在数据驱动下效率明显提升。”
据悉,北京数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纺织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整合国际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团队与30年经验的行业专家团队,针对印染行业最关注的成本、质量、交期、环保四大难题,结合大数据沉淀与自学习形成智能优化建议,全面打通ERP、MES、PLM、设备系统等信息孤岛,研发出 “智能排产”、“智能监控”和“智慧能源”等新一代技术产品。真正做到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数字化目标。
自2019年6月以来,在英吉利落地实施了 “智能排产”、“智能监控”、“智慧能源”三个产品后,英吉利印染的生产效能明显提升。此次能够入选工信部试点名单,正是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真正融合的成果。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大调整的环境下,尤其是正在经历的“后疫情时代”,消费降级、订单恢复缓慢、市场加速倒闭上游供应链。纺织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一些中小企业被迫选择“离场”。如何将本增效、创新升级应对“不确定”的市场?工业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不仅是大企业,也是广大中小企业都在关注或已经开始实践的领域。
据该提供商北京数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福鑫介绍,像英吉利印染这样年产值在2-5亿规模的企业,通过数制科技这类技术产品服务,每年可直接增加效益500-800万元。这正是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