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26 13:42 的文章

文化+科技“雙劍合璧”新文創提供消費新動能

原標題:文化+科技“雙劍合璧” 新文創提供消費新動能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記者王志艷、趙宇嬌)1986年,舞蹈家楊麗萍帶著自己編創的《雀之靈》登上春晚舞台,美輪美奐的舞蹈迅速贏得了觀眾,自此,她的名字就成了孔雀舞的代名詞。

34年過去,彼時隻限於欣賞層面的舞蹈藝術,在互聯網時代,借助數字科技煥發新生。今年5月末,騰訊旗下的游戲“QQ炫舞”與楊麗萍合作,獲得《雀之靈》舞蹈動作授權,結合流行舞蹈與音樂正式推出“瞳雀”主題的音舞內容,開啟了傳統民族舞蹈的數字消費模式。

2016至2017年間,國家提出“數字創意產業”和“數字文化產業”的概念,將數字技術與文創產業進一步整合,文創產業正式走入數字時代。疫情期間,很多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但數字文化消費卻突破物理空間的阻礙,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誕育了許多新業態。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繼續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今年兩會期間,關於數字及互聯網文化、文旅賦能發展等亦成為熱點議題。而在近兩年的數字文化消費中,由“新文創”帶動的“新消費”潮流表現亮眼,數字科技+經典文化“雙劍合璧”,創造了很多新的想像空間,炫舞版《雀之靈》不失為其中值得研究的新樣本。

90后成“新文創”消費主力

2018年,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首次提出“新文創”概念,意在將內容升級為體驗,通過更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實現更高效的、廣泛參與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從“泛娛樂”基礎上脫胎而來的“新文創”,可以看做是互聯網數字文化的升級。

“新文創”實踐背后有著隱形的最強推手——中國文化IP,文博領域率先破局。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曾提出,博物館不應該冷酷,不該把過去的文物冷凍在博物館,否則,文化就會變得固化甚至僵化。“文化產品不僅要有文化,更要有創意的觀點。”

在各方合力之下,迄今國內已有20多家知名博物館開設官方淘寶店,累計吸引超千萬的消費者成為粉絲,其中一半都是90后。點翠膠帶、故宮貓盲盒、千裡江山手表、奉旨旅行牌、朝珠耳機等兼具實用和時尚的新文創產品,廣受年輕人歡迎。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以更親切、更生活化地姿態走近普通人,文化價值通過市場價值實現了傳播放大。

文化學者侯印國認為,當下很多年輕人願意為傳統文化貢獻購買力,在文創產品購買上,他們更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創意設計和實用性。在了解傳統文化的方式選擇上,80.5%的年輕人通過網絡媒介了解傳統文化。數字時代具有新思維的青年人,擁有更強的話語權,他們借助社交平台迅速形成小圈子,創造花樣繁多的小眾文化。

2019年8月,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90以后的年輕人已成為新文創消費的主力軍,他們消費需求高,消費特點更突出。

這份成績單打開了“新文創”在消費領域新的想像空間。

文商價值相互賦能帶來“新文創”突破口

跨界合作是“新文創”的基本模式,它以“文化+科技”為引導,涵蓋了游戲、文學、動漫、電影、電競等多個領域。

以“QQ炫舞”為例,作為一款存續12年的“老游戲”,在迭代更新的競爭壓力和自身尋求突破的訴求下,需要新的舞步、玩法等進行內容補充。而楊麗萍表示,舞蹈並不一定只是在舞台上,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孔雀舞傳播出去是一種新的嘗試。雙方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

這是楊麗萍首次對外授權舞步,她也將《瞳雀》當作新的作品來看待,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她的全程參與和指導下,QQ炫舞團隊歷經一年多時間,前后投入20余位設計師,與10余位知名藝術家深度合作,經過12個版本的不斷迭代,對雀之靈的音樂、舞步和服飾,進行了全方位的拆解和煥新。

音樂部分由先鋒音樂人劉柏辛團隊重新演繹,舞蹈部分保留了50%的原版《雀之靈》動作,如孔雀頭、雲手、揉手等標志性手勢,同時融入街舞元素,讓整個舞步既有孔雀舞的神韻,也更加流行時尚。服飾方面不僅還原了《雀之靈》經典的唯美效果,同時結合游戲光影,力圖做出孔雀精靈的夢幻感。

據騰訊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瞳雀》上線期間,游戲月活躍用戶環比提升12%,活動首日參與率達到93%,創歷年新高。此次合作在商業維度上,初見成效。文商價值的相互賦能,為新文創帶來了全新的突破口。

“新一代數字新青年了解新事物的最大動力是興趣,與此同時他們對外界有著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喜愛跨界碰撞的文化形式。”侯印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