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布局的西瓜视频 能为视频创作者带来什么?
用苏格拉底的“麦穗理论”和近代数学的“秘书问题”推导找到真命天子概率、用统计学算出考清华和中500万哪个更难、用费米悖论探讨外星人是否存在……
这些趣味和知识点兼备的内容,让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李永乐在去年成为了全网知名的“网红”:他的视频在西瓜视频上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播放量,并得到了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的认可、转发和报道。
今年,李永乐老师依然热度不减——仅上半年李永乐老师在西瓜视频就涨了500万粉,截至目前其西瓜视频粉丝数量已达1005.9万,一期关于新冠病毒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2000万。
创作者走红、出圈背后,平台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李永乐老师是从西瓜视频走出的知名创作者,他的快速出圈也体现出了西瓜视频的变化:自“PUGC视频平台”这一定位被确定后,西瓜视频似乎正在加快吸引、助推和积累优质内容创作者的脚步。
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平台的频繁动作也预示着一次新机遇的到来——在这个头部KOL、MCN机构、内容平台都已不再是新风口的时候,视频的火仍未熄灭,入局视频似乎还不算晚。
中长视频领域的机遇
在长短视频平台互相切入、视频时长限制越来越模糊的当下,中长视频开始成为了业内新关键焦点。这背后,一方面是5G商用的加速给了视频时长不再受限的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版YouTube至今还没有出现。
在视频行业,如何才能够成为“中国版YouTube”是个探讨了十多年的话题,曾经的土豆网、现在的B站以及逐步放宽时长的抖音快手都会与“最接近YouTube”这个标签挂钩。
过去的土豆,是输在了那个内容创作者和MCN机构少、技术不成熟的时间点上。当下,B站已有YouTube雏形但还在努力破圈,目前还很难与YouTube的用户、内容体量相匹配。短视频领域里头部玩家目前的重心大多放在了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上;长视频领域,有平台推出独立APP期望以长带短,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还未被验证。
在混战的模糊疆域中,又有平台看上了“较长视频”这个还没被完全占领的“高地”——西瓜视频正是其中之一。
2019年,西瓜视频对外宣布“聚合多元文化的综合视频平台”这一新定位,西瓜视频市场与娱乐中心总经理谢东升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要做PUGC视频平台。
在此之前,西瓜视频的主要策略和发力侧重点曾历经过几次变更,但在确定方向之后,西瓜视频快速变道,在新方向上动作频繁,而且出手“快准狠”。
当然,这样的“底气”来自于整个字节跳动的庞大矩阵。背靠字节跳动这个互联网巨头,西瓜视频就拥有了较强的流量和资源支持,并且能够始终被业内关注。其次,西瓜视频本身也是字节跳动内容产品矩阵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矩阵中西瓜视频能够与月活过亿的今日头条等产品进行深度协同,创作者以多种形式创作内容并与粉丝进行多维度互动,从而也能够更全面打造自己的IP。
另外,西瓜视频同样也能够最大程度去利用字节跳动的技术优势。在6月2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谢东升特别强调了西瓜视频具备高效率内容分发这一属性,即通过人工智能和个性化推荐机制让优质的内容与对此类内容感兴趣的用户相匹配,而高效内容分发使得西瓜视频将自身定位于“平台”而非“社区”。
来源:中信证券 科技先锋系列报告
而对创作者来说,高效内容分发是极为重要的,这决定了新人和腰部创作者可以分配到更多流量快速出圈,而不是在永远是流量中心的头部创作者之下艰难升级。当新人能够以优质内容快速走红,其成长路径便会随之缩短,创作者便能够更快进入变现阶段,获取更多收益。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的影响力和实力,必然也会是创作者不得不重视西瓜视频这一平台的原因。现在西瓜视频才刚刚转变方向布局新赛道,一旦后期西瓜起势,那么越早入驻平台积累粉丝的创作者肯定会越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