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再破千亿美元,拼多多暴涨背后的商业逻辑
把“身价”提高一倍,拼多多(PDD.US)只花了3个月不到。
4月14日美股盘后,拼多多市值才刚超过500亿美元;如今,拼多多已两次站上千亿美元市值高位。年初至今,拼多多股价累计上涨118.93%。
本周,拼多多股价更是连续两天刷新历史高位。周一美股收盘,拼多多股价报77.67美元,市值达到930.20亿美元,首次突破900亿美元市值。
周二,拼多多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7.79%,股价续创历史新高达83.96美元,市值首次站上千亿美元,并在下一个交易日盘中市值再度突破千亿美元,股价高见83.89美元。
这意味着,拼多多成为继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之后,第四家触及千亿美元市值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截至发稿,拼多多周四美股收报82.42美元,跌0.46%,市值为987.08亿美元。
一路暴涨的拼多多,公司质地究竟如何,它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吗?36氪访谈了大学研究所教授、私募基金投资人等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他们给出的答案可简要概括为:
拼多多有可能成长为“新淘宝”,但这中间有诸多不确定性,要么做不起来,要么就是万亿生态。目前来看,这一逻辑很难证伪。
先超百度,后与京东“争第四”
拼多多站上千亿美元市值并非一日之功。
梳理拼多多近半个月股价,其市值呈直线攀升的节点发生在6月11日。当日,拼多多收跌1.77%,市值为856.42亿元。自此之后,拼多多股价便呈现一路向上趋势,直至市值突破千亿美元。
拼多多、京东近期市值梳理,数据来源:雪球、富途;制图:36氪
与拼多多一同高涨的还有京东。其股价自2019年9月便一路上扬,屡破市值新高。但本周以来,拼多多先后两次涨超京东;在这之前,更多时候,京东市值站在拼多多之上。
上市互联网公司中,市值前三基本稳定为阿里、腾讯和美团,第四名则在京东、百度与拼多多三者间流转。
拼多多、京东、百度股价梳理,数据来源:雪球;制图:36氪
将时间单位拉长至月可清晰看到,2019年8月是拼多多市值增长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市值首次超越百度;同年10月,拼多多市值首次短暂超过京东,随后又跌至京东之下;直至2020年2月,拼多多股价一路高走,市值排位长期保持在百度之上,并且到同年5月再次超越京东。
回顾这几个时间节点,拼多多市值首超百度得益于其在2019年8月21日发布的Q2财报,当季其营收远超市场预期,经营亏损及净亏损大幅收窄。
此后,拼多多的每一次利好都收到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
2019年10月10日晚,拼多多创始人和CEO黄峥在拼多多四周年庆动员会上称,拼多多最新季度的真实支付GMV已经超过了京东,比他预期提前了整整两年。
更多利好信息被随后释放:加码百亿补贴;在内部定下11月GMV环比翻三倍的目标;宣布未来3年培育100个年销售额过千万的进口品牌……这些利好不断推高市场预期。
直至11月20日,拼多多发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当期,拼多多营收不达市场预期,净亏损也超出市场预期。财报披露后,拼多多盘前股价一度跌超15%。在随后4个月的时间里,拼多多的市值都稳定在420亿美元上下。
暴涨背后的商业逻辑之辩
新的转折点发生了。
3月11日,拼多多发布了2019年Q4及全年财报。这份财报仍逊于市场预期,黄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称,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财报发布当日,拼多多美股收盘跌6.42%。
拼多多自今年4月起股价一路高涨,图片来源:雪球
唤醒拼多多股价的动因是拼多多获腾讯增持,以及认购国美零售2亿美元可转债。
4月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显示,腾讯以约5000万美元总价认购拼多多615.574万股A类普通股,认购后腾讯持股29.2%,继续成为第二大股东。
不出半个月,拼多多又捧上认购国美可转债的利好消息。联手国美对拼多多而言,不仅补齐了供应链、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短板,能借此提高客单价、用户复购,实现客群上移的目标,还将业务盘子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实现双渠道布局。
同时,经历两个季度业绩低谷,拼多多终于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