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16 17:51 的文章

遭人挟持!中国隐秘巨富被迫上头条

当6月15日凌晨,美的创始人疑似被劫持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时,向来低调的何享健不曾料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上头条。

根据福布斯实时数据(6月15日),何享健个人身家为255亿美元,折合约1806亿元人民币,为中国第6大富豪,超过了丁磊和杨惠妍。

2019年评选的佛山市百强企业名单中,何享健家族独占前十名中的三席。有网友给出了一个精准类比,何享健之于佛山相当于马云对杭州、李嘉诚对香港的影响。

虎嗅了解到,在佛山美的实打实拉动十几万家庭就业,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柱。

红线标注三家企业均为何享健家族产业

天眼查数据亦显示,何享健家族产业庞大:

其儿媳执掌着在香港上市的美的置业;儿子何剑锋创立的“广东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上市公司盈峰环境和华纳百录;大女儿何倩嫦旗下的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材料;此外,何氏家族控制的美的物业也在新三板挂牌。算上美的集团,何氏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已经多达7家。

所以,坊间有个说法,“何氏家族除了美的,还有另一个千亿级隐形美的。”可即便如此,何享健创业52载,甚少抛头露面,外界对他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每年福布斯榜单名次的变化。

5000元起家的实业巨富

一起突发事件,将美的集团实控人何享健推向了台前,他上一次“抛头露面”还要追溯到2018年12月18日。彼时,宣读改革先锋100人名单时,除了马云、马化腾、柳传志这些互联网大佬,电视屏幕上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画面停留了一秒。

时间拉回1968年,在此之前26年,何享健身上的标签是高中肄业、辍学务农、工厂学徒,在此之后何享健带领23位居民筹资5000元创办了北滘公社塑料生产组(美的电器前身)。

谁也不会想到,这家在计划经济夹缝里勉强维持的小作坊将在12年后踩准时代的脉搏。

1980年11月,北滘公社配件厂的主要业务变更为为某国有电厂配套生产风扇配件,《华商韬略》在相关文章中复盘道:“何享健由此萌生出自创品牌的野望。次年8月,何享健注册‘美的’商标,同年11月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任厂长。”

公开资料显示,1981年顺德县美的风扇厂共生产风扇13167台,产值328.4万元,利润41.8万元,员工达251人。两年后,随着美的研制出全塑风扇系列“鸿运扇”,其家电市场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砺石商业评论》在相关文章中记录,“ 当年,美的的厂房面积扩至2万平方米,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风扇。不过,随着何享健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化,他的目光又被技术含量更高的空调行业所吸引。”

1984年,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洪流的中国人来说,许多后来的巨大变迁都在这一年埋下了伏笔,无数年轻人争相下海,白电领域涌现了一批脱颖而出的本土企业(联想、四通、TCL均在这一年成立)。次年4月,何享健成立空调设备厂,并在考察日本家电业后大力引进相关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据南方日报《美的:改革创新中走向科技未来》记录,“5年后,国家重点整顿民营企业,顺德率先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何享健四处游说,主动申请当全国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乡镇企业。”

得益于此,在两年后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上海、深圳以外的优质股份公司到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时,美的顺利成为广东省名单上试点企业之一。

如今再看,1993年美的集团在深交所上市无疑是标志性事件。

美的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乡镇企业同时也标志着何享健为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探索获得成功。改制早的优势让美的轻松募得12亿资金,在此后家电领域资本运作方面掌控住了话语权。

“宁承受亿元损失,也不能容忍机制退化”

“宁可忍受一亿元的投资失误,也不能容忍机制的弱化和退化”,这句是何享健内部讲话,也是其带领美的机制化运转的最好诠释。

上市后,美的走上了扩张之路。据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后美的年收入增长了400%,复合增速更是达到51%。与此同时,危机正在一步步靠近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