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13 11:55 的文章

“米OV”在海外逆势崛起

随着6月11日Gartner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最终用户智能手机销量厂商排名”,全球包括IDC等在内的主流调研机构都已给出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

纵观销量数据及厂商排名,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总体萎缩的背景下,三星和华为成为受影响较大的厂商,而小米、OPPO、vivo成为受影响较小的厂商,尤其是小米,在Gartner、IDC、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中,小米都是全球前五当中唯一一家同比正增长的手机厂商。

有趣的是,在各家调研机构针对中国市场的统计数据中,小米、OPPO、vivo是今年第一季度受影响最大的厂商。这也就意味着,2020年第一季度,“米OV”三家中国智能手机正在变得“墙内开花墙外香”起来。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表示,受到疫情及贸易战的影响,对于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而言,今年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攻占印度市场

过去几年,几乎所有国内厂商都是在距离中国比较近、同样人口规模庞大的东南亚和印度市场进行开拓,这些市场对价格比较敏感,消费水平更低。在全球智能手机受疫情影响出货量下滑时,小米、OPPO、vivo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却仍然保持增长趋势。

据CMR最新发布的印度市场出货量报告,2020年Q1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4%,出货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有4家厂商均出自中国,所占市场份额总计达到72%。其中小米以30%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同比增长3%。

谈及近年国产手机厂商在印度的发展现状,孙燕飚告诉记者,印度市场的手机消费价位不高,处于中低端的水平,小米其实是在恰当的时间里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营销,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同时,印度的本土品牌相比中国厂家竞争力不够强,使得小米、vivo、OPPO快速占领了印度市场。

据了解,小米印度公司的高层大多采用当地人,印度市场上所售卖的小米手机95%均在印度当地生产,因此有不少印度当地消费者将小米认作本土品牌。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度市场多采用电商模式,这种纯粹的电商市场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市场拥有最低成本,反而能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关键是拥有足够的市场拓展能力以及市场文化的认同感,确立这种文化共通,而且又能通过性价比吸引用户。

江瀚称,“小米最大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对中国和印度来说,小米主要是做电商市场。在欧洲,采用互联网营销加上线上渠道与传统零售合作,开放渠道是小米最大的特点。OPPO和vivo更多复制中国模式,用强大的地推能力不断推动市场发展。”

OPPO在欧洲、东南亚、中东非都有持续进步。在印度,2019年销量的增长为60%,欧洲增长则达到200%。

OPPO方面告诉记者,该品牌自2009年进入海外市场,始终坚持“全球一盘棋”策略。该公司将全球市场分为中国、东南亚、印度、南亚、西欧、东欧、亚太、中东非、日本几大区域,始终坚持逐个市场部署本地团队,理解特定市场需求,以本地化的团队制定适合本地的产品、营销计划。同时确保进行集中协调,以便在“全球一盘棋”的指导下制定战略。

  进入欧洲市场

小米、vivo和OPPO在海外的扩张版图,基本都是先从东南亚和印度市场起步,然后是俄罗斯、中东市场,最后到达整个欧洲大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印度市场已经太成熟,现在西欧市场其实是小米主要增长区。”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8.3%,其中,在西班牙市场份额首次排名第一,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达到28%。在意大利、德国、法国均位于前四名。

孙燕飚称,目前随着贸易战的爆发,华为手机将市场重心挪到了国内,所以国内竞争最为激烈。对于小米、OPPO、vivo这些品牌而言,一方面是坚守中国市场的根据地,但无论如何坚守,华为的进攻性还是会非常大,所以对于小米、OPPO来说,今年扩大海外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做法。

“小米在海外主要以空中轰炸,就是线上销售快速推进,然后通过线下小米之家来逐步收割,这是小米在海外的运营策略。OPPO和vivo其实更注重线下的稳步推进,正因为这样的稳步推进,可以看到,OPPO和vivo在欧洲市场的步伐相比小米就慢一点。”孙燕飚称。

2019年OPPO在欧洲实现了超过200%的同比增长。其中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今年第一季度又分别同比增长了15倍和10倍。根据Canalys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OPPO在欧洲市场出货量整体同比增长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