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失意者联盟:打败我,就加入你
而雷军依旧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微博上嘻嘻哈哈,暗地里顺藤摸瓜。只要打败一个对手,就有机会夺走他的爱将。
作者 | 大壮
来源 | FN商业(ID:FN-24H)
手机行业几轮洗牌后,市场、资源甚至人才,都逐渐向头部玩家集中。
2019年,多个手机行业曾经的巨头销声匿迹,小米网罗了多位人才,其中不乏叱咤一时的大当家。
随着“失业”两年后的杨柘加入小米,小米失意者联盟正式集结。
杨柘
2020年6月2日下午,小米方面正式宣布,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杨柘(zhè,是不是不认识?)加入小米,出任小米公司中国区CMO。
两年空窗期后,杨柘带着他的中式营销策略来到了急需冲击高端机市场的小米。
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杨柘曾在摩托罗拉、苹果、三星、华为、TCL通讯等多家科技公司中担任市场营销高级管理职位。
但他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在科技公司,而是在诺华制药,这是他任职过的唯一一家非科技行业企业。
1991年至1995年,杨柘在诺华制药担任高级产品经理职位,得益于这段时间的成绩,离开诺华制药的杨柘加入了风头正盛的摩托罗拉,依然做销售。
一年后,摩托罗拉汉显BP机在中国大区热卖,但杨柘又加入了苹果。
在苹果工作的三年期间,杨柘参与推动了iMac在中国区的上市。
但这些都还不算是杨柘人生的高光时刻,真正属于他的舞台在三星和华为。
2003年,杨柘以移动通讯业务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入职三星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那时候,中国区的三星还叫做Anycall,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Samsung。而Anycall品牌的打响,杨柘功不可没。
杨柘在三星最拿得出手的是心系天下系列,融合了奢华的商务风与杨柘本人所深爱的中式哲学理念,在2008年就将手机价位拔高到万元之上。
杨柘担任三星无线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的近十年时间里,三星手机在中国区的销量从第七名一路上升到第一名,而他本人,也将商务风和中式哲学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营销哲学。
2012年,受命搭建华为手机品牌的余承东展现了其在营销方面的天赋:找会做营销的人来做营销。
于是,三星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杨柘,变成了华为手机市场营销总裁。
不管如今两人关系如何,余承东在当时挖来杨柘,确实是一步妙棋。
此后,杨柘的中式营销体系在一家中国公司灿烂地盛放。
华为P7上,杨柘打上了“君子如兰”的标签,华为P8被赋予了“似水流年”的精神,华为Mate 7上,则是“爵士人生”的标语。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将华为手机推上了高端机市场,仅仅三年,就将华为打造成了高端机品牌。
你该感慨中文的伟大,还是叹服杨柘的中式营销思维?
如果是后者,那么恭喜你。
“爵士人生”之后,杨柘的中式营销思维惨遭滑铁卢。
2015年,杨柘“急流勇退”,离开华为,来到了TCL,企图再造一个辉煌。
他为离开中国市场三年的TCL打造了“TCL-Tout Comme La Vie”(宛如生活)的标语,但TCL在2016年的通讯设备销量反而下降了17%。
对比之前几家,TCL确实没能通过在产品方面的巨额投入来匹配杨柘的销售策略,离开TCL通讯中国区总裁的位置后,杨柘依然深信他的营销哲学,决定再试一次。
但很不巧,他来到了魅族。
FN商业(ID:FN-24H)在《归来的黄章,回不去的魅族》中曾提到,魅族的定位是“小而美”,主打年轻化。魅族第一次遭遇危机时,靠的是子品牌魅蓝在低端机市场的铺量打法才得以盘活。
用标语强行拔高售价的打法完全不适合魅族,被调离CMO职位一个月后,杨柘离职,此后两年没有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此次复出加入小米,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虽然手机圈留给他的选择也不多了。
近一年来,雷军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小米带入高端机市场,并不惜顶着骂声调高了旗舰机的售价。
如此一来,小米的“假想敌”就是华为,雷军也做了老对手余承东做过的事:找会做营销的人来做营销。
但此时的杨柘,已经不是那时的杨柘了。
卢伟冰
在成为小米的“宝藏男孩”之前,卢伟冰曾是金立集团总裁。
1997年,卢伟冰从清华大学化学专业毕业,但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当时康佳正在发力海外市场,卢伟冰成为了康佳做海外拓展的第一批员工,也就是销售。
十年后,已经是康佳通信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卢伟冰不甘心“为他人作嫁衣裳”,离开了这家国企。
2007年,卢伟冰加入天语手机,先是负责国内业务,两年后全职负责海外业务。
虽然从供应链、研发到销售都能接触,但未能完全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卢伟冰仍不满意。
那时是2009年,iPhone3GS的发布真正搅动了手机行业的浑水,智能机时代转瞬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