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05 21:46 的文章

专访华体科技董事长梁熹: 智慧路灯进入智慧城

  未来,路灯将不仅仅是路灯,它们会成为城市的数据入口,将智慧照明、WIFI、视频监控等功能集于一身,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年5G基站的建设数量明显加快,这为智慧路灯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依托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对于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未来智慧路灯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华体科技(行情603679,诊股)董事长、总经理梁熹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图为华体科技董事长粱熹(左)与何伟社长合影宋春雨/摄

  华体科技,是一家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文化照明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多功能智慧灯杆为入口,为城市提供多种智慧城市新场景服务。公司于2017年主板上市,“目前行业集中度还不高,我们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梁熹对记者说道。

  5G建设打开智慧路灯新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自成立以来,华体科技主要从事城市照明服务业务,“玉兰灯”和“现代银杏”是公司重要的代表产品。在传统业务领域中,华体科技处于行业什么地位,有哪些特别优势?

  梁熹:我们是从传统的路灯制造开始,过去10年我们一直想着如何把灯做得有艺术性,把功能性的路灯照明变成一种景观。

  2017年上市后,资本市场的助力确实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首先募资了2个多亿,资金实力增强,并且拓宽了融资渠道;第二就是品牌效应,在吸引人才方面比以前强很多。

  图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巡礼”采访团在华体科技相关人员引领下,参观公司展厅宋春雨/摄

  证券时报记者:2019年是5G元年,2020年则是5G大规模商用启动之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城市照明中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智慧照明是否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前景空间有多大?

  梁熹:2019年开始5G商用速度加快,5G新基建开辟了智慧路灯新市场,从产品到运营,都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华体科技在智慧路灯布局较早,研发设计能力有优势,同时和华为、中国铁塔以及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积极合作,未来有望从智慧路灯产品销售和项目运营中获取更高收益。

  智慧灯杆是5G微基站的天然载体,5G微站的超密集组网也将带动智慧灯杆需求释放,因此智慧路灯是5G新基建浪潮直接受益者之一。比如,灯杆能搭载5G其他的东西,像监控、充电桩就是利用它的载体和管网优势。我们的多功能智慧路灯杆,目前已经开发了13个功能,有微环保、可视化城管、智慧停车等,也就是说未来智慧领域用到的很多前端设备都可以跟灯杆结合到一起,根据了解,今年5G宏站的数量架设得非常快,我们能切实感受到这一波建设速度,从行业细分领域来说,真正能跟公司竞争的企业还不太多,我们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现在有一些公司正在逐步参与到智慧路灯这个领域,比如中国铁塔,但对我们来讲这些公司的加入不仅是竞争,更意味着合作。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契机。

  华体科技外景宋春雨/摄

  证券时报记者:这个行业的集中度以及门槛高吗?

  梁熹:集中度比较低,目前主要在以扬州为主的长三角、中山一带的珠三角,而且这个行业还没有出现巨头型的企业,华体科技已经算是较大的体量。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0多万盏路灯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增长数量都保持了比较大的幅度。所以说现在的智慧路灯市场格局还属于市场大、规模小、体量小的阶段。我们也希望将传统路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产生整合效应,发生聚合性的变化。

  盘活路灯资产,赋予其商业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刚您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智慧路灯的需求也会加大,尤其是一线城市,你们通常是如何跟地方政府合作的?

  梁熹:我们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就是卖产品,也就是把智慧化的路灯杆卖给使用者,地方政府认为灯有了运营价值以后,就会把所有的经营权赋能给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招标。

  第二就是希望通过卖产品拿到未来10年甚至更长久时间的运营权,跟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合资公司。随着5G、AI的发展,我们觉得会有很多新场景,谁先占据更多的点位,谁的机会就更大。举个例子,一个灯杆上它挂了13个设备,这13个设备我们要监测它的运行状态,未来可能会挂30个设备,谁想使用路灯杆都需要向运营企业付费用。

  证券时报记者:您刚刚提到的运营权具体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