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05 03:20 的文章

张伯礼院士:科技创新需要守正创新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张桂贵 曲源)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热议。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只有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强化问题导向与自由发展相结合的选题策略,才能激活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张伯礼院士:科技创新需要守正创新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您的感受是什么?

  张伯礼: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后,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这是总书记对抗击疫情中科技贡献的褒奖!是对我们所从事科学研究的肯定,更是指明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为做出更大成绩的期许。

  对于一名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是一种信任和鞭策,也是对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创新自信的嘱托。

  记者: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提到,要“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张伯礼:关键核心技术是科技发展的突破点,也是科技发展的难点。找准关键科学问题尤为重要。中医药是原创的生命科学理论,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此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全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明显优势,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短板、不足。这其中就有中医药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中医药今后科技攻关的方向,如: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中医药治病机制的现代阐释,中医药四诊客观化、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中药材质量保障与提升等。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齐上阵,科技工作在抗疫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前线采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积累经验和分析数据尤为重要,而数据采集比较困难,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管控严格。我们紧急搭建了临床研究信息采集系统,前方通过手机传送诊治信息、图象、图片,后方实时分析,短短一周就通过4省20家医院1000余确诊病例的证候学调查,明确了新冠肺炎为湿毒疫,总结了证候特征和演变规律,有效指导了临床诊治方向和策略。一个多月已经积累了数千例患者的数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三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证据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和科技支撑。我校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积累了几万份中药组分库中快速筛选出有效中药组分,为精准研发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此外,全国各地开展的病毒溯源、检测技术、病毒毒株的分离、病毒基因测序、疫苗研发等工作,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说,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是人才。需要一大批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攀科研高峰。这就需要在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研评价奖励机制上下大功夫才行。国家要加大对列入科技白名单的团队长期持续的支持;对国家重大需求攻关方向进行重点支持;对“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建立战时机制,整合资源,重点突破。

  记者:请用一句话寄语中国科技创新发展。

  张伯礼: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强化问题导向与自由发展相结合的选题策略,激活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责编:张桂贵、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