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19-06-14 18:38 的文章

金融科技版“动批”崭露头角

  “动批”商圈,地处京城核心区西城区,曾经聚集了12家市场、1.3万个摊位、3万多从业人口、日均客流达六七万人。自从2017年11月30日“动批”最后一家市场——东鼎服装商品批发市场闭市后,动批商圈的12家市场全部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在沉寂的这一年多里,“动批”不断修炼着“内功”。

  前天,毗邻阜成门的“万通金融中心”正式亮相。作为今年首个完成升级亮相的“动批”楼宇,万通金融中心透着十足的“金融气息”和“科技范儿”。北展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万通金融中心外,原万容市场将以奇安信总部大楼的身份在年底迎来部分企业入驻;原天和白马市场也将更名为北矿金融科技大厦,于今年年底完成亮相,引入金融科技类企业。

  商品市场变金融中心 同层收入增幅近50%

  从阜成门地铁D口出来,走不到100米就是崭新的“万通金融中心”。与曾经的白色外立面、蓝色招牌不同,如今的“万通”从外部看呈淡蓝色,英文字样的招牌更显国际范儿。走进一层大厅,“万通金融中心”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金黄色墙面的映衬下,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厅显得宽敞明亮,稳重简洁。

  “整个装修和改造历时8个多月,首先对大厦的外立面进行了清洗和换胶。”万通金融中心负责人杨春娟说。

  曾经,位于阜成门西南角的万通商城因其交通方便、经营中高档服装被称为北京的“西燕莎”。1999年转型为小商品市场,经营服饰、玩具、办公文体、工艺礼品、通讯器材、家电音响、家居用品等。2017年8月31日闭市停业后,万通疏解个体工商摊位1600多个,疏解从业人员近万人,减少阜成门地区年客流量约800万人次。

  “我们升级改造的第一个重点区域就是一层大厅,作为大厦的门面,曾经的拥挤和逼仄必须改变。”杨春娟回忆,刚改造那会儿,一层大厅里遗留的档口和摊位足有几十个,经过一番拆卸,铁架子就装了足足一车。

  打通了一层大厦,杨春娟和团队的同事们又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厦内部的电梯上。原来,曾经的万通大厦有18部老式滚梯,已经运行了23年之久,经常出现卡壳现象。“考虑到大厦的新定位,我们将18部老式滚梯全部拆除,换成了6部现代化的观光梯,增强了舒适度。”杨春娟介绍说,为了让新万通更加明亮,在改造升级阶段,通过电力增容,还新增电量2500千瓦,为入驻万通的大型金融机构用电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乘坐观光梯,记者来到了位于4层和5层的中信公证处。作为首家入驻“万通金融中心”的企业,中信公证处在搬到“新家”后特别拓展了科技类“区域链块”等金融公证项目,以便更好地服务北展及金融街区域各类企业以及居民。

  中信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解庆利表示,搬到万通后,办公环境与之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随着办公面积的扩大,吸引的客流也越来越多。记者注意到,4层和5层的总体面积约1.1万平方米,除一般公证业务外,还特别开设了与老年人相关的“遗嘱”业务窗口。

  “以前我们的窗口只分国内业务和国外业务,现在办公面积扩大了,各项业务也更加细化了,客观上也反哺了企业的优化与升级。”解庆利告诉北京晚报记者,曾经,公证处的公证员们需要两个人“猫”在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如今,十几个按照编号排列的独立办公室亮相5层,每位公证员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空间。

  据杨春娟透露,几个月来,4层和5层为大厦带来的租金收入已经比过去同层的小商品摊位增幅近50%,万通已经尝到了转型的成果。

  杨春娟介绍,除了中信公证处,为地区企业和周围居民服务的餐饮企业湘君府也已进驻,并开始营业;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大厦地下一层美食街的升级改造也即将进行,未来将引入餐饮品牌企业,和一些便民业态,方便在周围工作的企业员工和附近居民。另外大厦一层还预留了近两千平方米面积,今后将用于引进金融机构。

  四大市场转型升级 力争年底前陆续亮相

  万通的转型与升级是动批商圈12个市场走向“新生”的缩影。2015年1月11日,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摘牌撤市,最早完成疏解,目前已转型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入驻企业主要为云计算、无人机、云支付等金融科技企业;天和白马二期已经转型为北矿金融科技大厦,引入了金融、科技等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北京科技大厦已经转型为首建金融中心,引入了金融、智库等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