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干就让谁干!山东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率先实行揭榜制
“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王洪国表示。近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推行揭榜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攻克我省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揭榜攻关”一改过去由政府主导遴选项目实施主体的做法,把需要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身、资历,只论实力、能力,谁有本事完成目标,谁就来揭榜,通过市场机制,自主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同时赋予组阁制首席专家较大的自主权。
根据《办法》,揭榜制将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简称重大创新工程)率先推行。重大创新工程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十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支持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取得突破,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以往竞争立项、定向委托等方式的基础上,重大创新工程正式引入揭榜制、组阁制。
哪些项目会采取揭榜制?“‘重、特、大’技术!‘卡脖子’技术!”王洪国表示,揭榜制项目是要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山东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通过公开征集需求,组织社会力量揭榜的方式实施;项目资金以企业自筹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省财政给予适当资助;发榜方为省科技厅。据悉,首批项目需求凝练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揭榜制项目分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两大类。技术攻关类主要由省内龙头、骨干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经省科技厅发榜后,由省内外有研究开发能力的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各类创新平台进行“揭榜攻关”;成果转化类主要由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各类创新平台提供比较成熟且符合我省产业需求的重大科技成果,经省科技厅发榜后,由有技术需求、应用场景且符合应用条件的省内企业进行揭榜转化。组阁制项目则是指由多个法人单位共同揭榜进行联合攻关,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省科技厅将统筹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综合考虑揭榜制项目需求和条件,牵头研究编制《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成熟一批、发布一批,依法依规推进。
相关新闻
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试点“包干制”
为进一步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日前,省财政厅、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印发《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
据介绍,此次试点范围除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经费外,还包括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用于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高校与科研机构整合共建、科教产融合等财政支持资金中的部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经费。同时,该方案明确了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可依托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资金,适时自行组织开展“包干制”试点。
从试点内容看,今后上述项目经费不再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实行定额包干资助。项目申请人提交项目申请和获批项目负责人签订任务书时,均无需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经费支出不设具体比例限制。同时,赋予项目负责人经费支配权,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及研究团队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并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真实性负责。
该方案另一创新点是,改变过去技术和财务分别验收方式,实行项目综合绩效评价;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编制项目经费决算,依托单位自行开展财务审查;项目结题/成果报告、项目经费决算和绩效评价结果在单位内部公开,倒逼经费透明高效使用。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