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到量产科技企业能耐住寂寞吗
原标题:从研发到量产科技企业能耐住寂寞吗
3到5年一个科技成果诞生,还需要3到5年才能将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动辄8到10年的一个周期……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仕佳光子”)副总经理吴远大看来,这对科研团队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
不过,“寂寞”之后仕佳光子收获颇丰:早在2014年四季度,该公司就已经成为PLC型光分路器芯片全球最大供货商;该公司从2015年就开始的AWG芯片、DFB激光器芯片的研发也非常顺利,未来将提升光电子芯片的国产化率。
收获
AWG芯片将提升我国5G通信网络核心竞争力
“硬核”科技企业仕佳光子又传来好消息,其投入研发5年多的两个新品有望进入收获期。
吴远大说,2014年四季度,仕佳光子生产的PLC型光分路器芯片,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垄断,迅速获得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分路器芯片供货商。
但一款芯片产品的成功并没有让仕佳光子停止前进的脚步。
从2015年起,仕佳光子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无源芯片方面基于PLC平面光路技术启动AWG芯片研发,同时在有源芯片方面启动DFB激光器芯片研发。
此后连续多年,仕佳光子对AWG芯片、DFB激光器芯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AWG芯片系列产品等新产品研发和客户产品导入都在顺利推进。
据吴远大介绍,在目前世界上100多类高端光电子芯片中,国内有两大类全系列化芯片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
一类是主要应用于光纤到户接入网中的PLC光分路器芯片。
另一类是主要应用于骨干网、城域网、高速数据中心和5G领域的阵列波导光栅(AWG)芯片,目前这两类芯片都是仕佳光子团队研发的。
其中,AWG芯片拥有设计及工艺核心发明专利十多项,并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芯片将提升我国下一代(5G)通信主干承载光网络和光互联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声音
8到10年的长周期科技企业要“耐得住寂寞”
连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才可能有盈利的新品上市。吴远大说:“做科技创新企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科技成果诞生就需要3到5年时间,而其真正实现产业化,又需要3到5年时间,这意味着,8到10年的时间一个新产品都处于研发时段,对企业和研发团队来说没有利润可言。
10年之前,当吴远大带领中科院半导体团队开始尝试科技成果转化的时候,其实很多一线城市的企业也都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最终他们选择了鹤壁的企业。
其实从区位优势到企业实力,仕佳光子可能都不是最好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吴远大看到了仕佳光子董事长葛海泉真正具有想做敢做芯片的企业家精神。
“芯片是个长周期、大投入的产品,三五年内想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一般的企业都更想做见效比较快的,那做芯片肯定是不适合的。”吴远大说,做芯片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需要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有长期全身心投入准备,短期见效的浮躁心理是芯片开发的大忌。
从科研人员来说,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样要沉下心才能做出来。
目前,吴远大和他的团队一年之中有300天以上都在鹤壁,解决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