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小川:机器人学会造假了,我们怎么办?
原标题:独家对话王小川:机器人学会造假了,我们怎么办?谁来训练机器人?
王小川委员认为,当国家有重大困难的时候,大家更加齐心。而在未来的智能时代,除了人与人打交道以外,更多是家里、办公室和工厂的设备逐步联网。
对话|《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何振红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崔鹏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很多人畅想机器人能产生智力,举一反三,其实它现在能举三反一就不错了。”
谈到社会对人工智能的预期时,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用这个玩笑来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数据驱动。
众人一拥而上疯狂追赶人工智能热潮的现象,这两年有所降温和回落。王小川认为,很多人没看明白这项技术究竟能做什么,“我觉得可以换一个词,叫‘数据智能’,人工智能来自于数据驱动,你在数据端学到什么,就有什么样的智能。”
5月25日晚间,结束一天会议之后,王小川委员在两会驻地酒店,接受了《中国企业家》两会视频对话节目“何问西东·连线两会”的独家专访。在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对话时他表示,目前热议的产业数字化建设,一定要先解决数字化问题,再解决人工智能问题。
参加多日大会议程之后,王小川对本届会议的高效率印象深刻,同时深感到中国的企业需要在危机中寻找自己的机会。
“遇到困难的时候(反而)有利于推动事情。”王小川觉得,在一片祥和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部利益和小算盘,但当国家有重大困难的时候,大家反而更加齐心,原来的一些利益导向和壁垒,现在有机会突破。
在这次疫情中,作为新经济公司的代表,全力押注人工智能的搜狗并没有受到太多业务层面的冲击。前段时间,王小川抽空在直播平台与罗永浩合作,给自家的智能翻译产品“带货”。
对于人工智能硬件产品的未来市场走向,王小川表示,目前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处于持续降低的状态,但是IoT(物联网)联网的设备是每年翻番往上涨,“未来除了人与人打交道以外,更多是家里、办公室和工厂的设备逐步联网”。
搜狗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做深度结合,作为一家搜索公司,搜狗每天承接着大量的健康问询,“中国一天的医疗就诊量是2000万人次,网上搜索引擎提问的量是2亿次,大部分的用户请求都发生在搜索引擎里”,这被王小川认为是搜狗进入医疗赛道的重要优势。
同时,王小川也认为,独立的人工智能公司如果不做底层或者芯片,而仅仅是做算法,脱离对行业充分的了解,甚至不跟行业充分合作,最后很难拥有实用性产品。
在王小川看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数据,如果没有数据的驱动,人工智能训练不好;第二个是得掌握行业相关领域的知识。”
摄影:史小兵
以下为王小川委员参加“何问西东·连线两会”与何振红对话实录,内容有删节:
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反而更加齐心
何振红: 对于今年两会的会风,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
王小川: 今年大会周期缩短了,以前差不多两周的时间,今年是一周,会议就需要更高效,所以需要打起精神来不错过任何一个信息,要求更高。
何振红: 因为疫情,很多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对于搜狗这样的新经济公司来说,日子是不是没有这么难?接下来,你觉得需要政府在哪方面多一点举措,或者是政策支持?
王小川: 新经济可能会比传统经济相对会好一些,互联网公司里面也分不同类型,比如像做票务的互联网公司线下也停了,是最难的一部分。做游戏的公司,反而业务就会上涨,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大体上我们希望政府确实能够足够了解中小企业现在的困局,大家也都看到了,已经做了很多减税降费的工作,最终力度还得持续加大的。
何振红: 跟去年相比,今年委员之间的交流多吗?
王小川: 今年是我作为新委员第三次参加会议,和大家更熟悉了,也知道如何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沟通的深度比以前有提升,我认为委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变深了。
何振红: 今年没有定全年的GDP增长目标,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