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将裁员1700人 科技公司最好的时代过去了吗?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IBM将要进行新的一轮裁员,裁员比例大约为总人数的0.5%,约为1700人左右。与近35万的总员工人数相比,裁员人数并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IBM正处于业务发展调整的新阶段,这一次裁员或许是IBM转型的前奏。
对于IBM来说,近年来其财报表现不佳,营收和利润同比下降,各项业务受阻,特别是被IBM寄予厚望的云服务更是落后亚马逊等巨头一大截,而花费极大代价收购红帽之后,为了避免人员臃肿,裁员似乎势在必行。
2019年来,中外科技互联网公司裁员风波不断,国内的京东(美股JD),美团,滴滴,腾讯都进行了一轮裁员,其他公司也都有各种人才优化计划。国外的甲骨文在中国进行裁员后,在美又进行了一轮裁员。各大公司的举措不仅标志着互联网寒冬的来临,更可能标志着互联网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后,科技公司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IBM近年来裁员不断,人员处理或成难题
IBM曾于2016和2017年分别进行了两次裁员,而在今年4月,IBM更是直接关闭了位于新加坡淡滨尼市的制造工厂。根据相关媒体报道,IBM位于新加坡淡滨尼的工厂有400名至600名员工,此前IBM曾经进行了三轮裁员,每轮裁员约200人。这样算来,IBM在新加坡至少辞退了1000名员工。而在今年5月,IBM又宣布将裁员500人。
公司为了自身发展裁员无可厚非,但裁员过程中却容易引发诸多问题,根据外媒报道,IBM曾经逼迫年龄在40岁以上的员工辞职,因此被裁员工集体诉讼IBM。而根据ProPublica报告数据表明,过去6年时间当中,IBM裁减了至少2万名员工,这些员工年龄都超过40岁。
除了年龄歧视以外,IBM在招聘过程中还存在着有色人种歧视等诸多问题。虽然裁员无可厚非,但如何裁员是门技术活。IBM若是存在这样的歧视,未来法院诉讼中可能将承担一大笔损失。
甲骨文在中国裁员中,给予了被裁员工薪酬补贴。IBM在新加坡裁员中,与当地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以及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合作,给予被裁员工援助。这对双方来说都是较好的处理方式,IBM在最新一轮的裁员中或许也将采用这样的援助方式,这将帮助IBM平稳渡过裁员风波。
财报表现不佳,发展云服务成IBM裁员最大原因
裁员是公司财务出现问题的前兆,也是公司即将转型的迹象。对于IBM来说,虽然目前的财务表现尚可,但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IBM来说尤其重要,目前来看,IBM致力于发展云服务,从收购红帽中就可以看出。因此,对于IBM来说,实行人员优化或许是转型的必要条件。
(1)营收和利润同比下降,为降低运营成本实行裁员
近日,IBM发布了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IBM第一季度营收为18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0.7亿美元同比下降5%,且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84.6亿美元。净利润为1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8亿美元同比下将5%。至此,IBM营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
从历年财务数据来看,IBM于2017实现营收791.39亿美元,于2018年实现营收398亿美元,营收几乎砍半。在债务方面,截止到2018年底,IBM负债458亿美元,这意味着IBM可能会产生至少200亿美元的额外债务。
IBM虽然目前依然保持着盈利,但财务状况不容乐观。而IBM非常看重的云服务营收也并不理想,财报显示,包括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服务,以及技术支持服务的全球技术服务部门营收为68.8亿美元,同比下降7%。
裁员虽然无法扭转当前IBM财务状况,但对于减少运营成本却有一定的帮助,财报显示2019财年第一季度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达到469100万美元。裁员比例虽然很小,但综合来看还是能帮助IBM减少支出,优化未来财报表现。
(2)IBM致力发展云服务,转型对人才优化提出新要求
IBM在裁员的同时也在招聘,目前,该公司的招聘页面上列出了7705个空缺职位。这场裁员风波对于IBM来说或许更加接近人才优化,根据观察者网报道,IBM公司发言人在给CNBC的邮件中说:“我们会继续调整团队,以与我们对IT市场中高价值部分的关注。同时,在为客户与IBM本身贡献价值的前沿关键领域,我们还将继续积极地招聘员工。”
近来,IBM的云服务发展受阻,相关数据表明,如今的云服务市场上,亚马逊AWS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约占31.7%。微软Azure、谷歌云、阿里云紧接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6.8%、8.5%和4%。相比之下,IBM显得远远落后,不仅如此,IBM云市场份额还从2017年的4.7%下降到2018年的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