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提升 展现全球行业龙头实力
4月28日晚间,TCL科技披露2020年一季报,以重组后同口径计,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同比增长1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 46.9%,环比增长3.7亿元。
公告显示,今年年初供需两侧同步改善驱动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向好,面板产品价格温和回升以及TCL华星极致效率效益优势,驱动大尺寸业务环比显著改善。TCL华星大尺寸化单季度实现盈利,环比实现扭亏。
但由于海内外疫情影响,商业停滞和消费需求下降导致行业改善速度减缓。面对疫情影响,TCL科技坚定落实既定经营战略,严格执行极致控本增效,以领先的效益效率应对经济波动和行业调整。同时,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深化大尺寸产品创新,推动家庭大屏为核心应用的多场景IoT生态建设。
“黑天鹅”疫情波及全球,TCL华星大尺寸面板逆境显弹性
自2019年年底以来,大陆面板厂商由于规模效应及聚集效应,更具备低成本和高盈利性,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亏损,退出LCD产能已成为韩国厂商及部分落后产线项目的既定规划且有加快迹象。此外,未来两三年新产能释放有限,供需关系呈现缓和平衡态势。因此,在经过最长周期的下行之后,于2019年年底产业底部确认,价格从底部开始翻转。
记者了解发现,自去年年底以来,大尺寸TV面板产品价格环比稳步上升。群智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32吋、50吋、55吋、65吋和75吋对应价格分别为38美元、90美元、114美元、178美元和291美元,整体相较于2019年底约6%至15%的价格涨幅。
然而,“黑天鹅”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让原本呈现底部反转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回暖速度放缓。据了解,面板产业在2月份开始由于疫情影响,如LGD部分厂商在内主动下调产线稼动率,导致大尺寸面板整体出货量有所下行。
有消息显示,受疫情及电视等上游应用需求影响,三星显示和LGD在2020年一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三星显示方面,预计一季度亏损3.78亿美元;LGD方面,一季度亏损2.93亿美元。
反观TCL华星,在疫情冲击下却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报告显示,TCL华星克服困难和挑战,发挥管理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产品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25.3%,EBITDA 21.9亿元,同比增长6.15%。
值得注意的是,TCL华星大尺寸产品在报告期内,t1、t2、t6产线维持满销满产,出货面积和出货量为688万平方米和1,191.2万片,分别同比增长58%、27%,显著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受益于大尺寸显示面板价格回升,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44.6%,加之规模效应及高效的经营效益效率,环比显著改善,实现单季度盈利。
有业内人士透露,TCL华星大尺寸面板产品逆势增长,源于两方面:
一是企业本身长期的管理精细、产线自动高效化、成本合理管控,高效的经营效益效率为TCL华星在疫情中赋能竞争优势。报告显示,TCL华星2月份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以18.8%和19.6%的份额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其中32吋、5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吋、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
二是大尺寸LCD市场格局供需关系趋缓,面板价格回升所致,目前来看由于受疫情影响实际上行业毛利率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预计在二季度之后随着需求回升,面板价格有望重启回升,TCL华星受益更为显著。
需求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受疫情影响,特别是2月,3月全球疫情蔓延,全球市场经济活动停滞,这期间企业及消费者更倾向于现金为王。与此同时,由于商业停滞,导致大型体育活动、商务活动均延迟推进。
近年来,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家电企业打开市场、提升销量的重要赛场之一,今年更是体育“大年”,拥有像奥运会、欧洲杯等全球顶级的重要赛事。但是体育赛事的延期,使得2020年全球电视产业增量预期落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发布的数据(预估)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为4,460万台,同比下降10.57%,环比下降32.3%;国内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量规模共计995万台,同比下降20.1%;零售额规模238亿元,同比下降33.9%。
相关人士表示,预计市场需求影响要到下半年方能逐步恢复,2020年电视市场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此背景下,产业将呈现出回归价值、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趋势。由于疫情影响,将长期催生家庭智屏、电竞显示、教育白板、会议白板等内容载体与主要交互界面的长期需求。报告显示,报告期内TCL华星深化与战略客户合作,共同推出大尺寸“智屏”、“智慧屏”等交互产品,共同推动家庭大屏为核心应用的多场景IoT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