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25 07:42 的文章

从谍战到玄幻

从谍战到玄幻

· 这是第326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猴妈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房产中介小徐运气特别好,一天连开两单,均与学区相关。其中一位客户甚至等不及与尚在隔离中的房东见面,就匆匆交了定金。

一日两单,是个好兆头。

春风渐暖,上海楼市开始复苏。小徐工作的门店在普陀区,工作节奏逐渐恢复正常。

入行虽不久,小徐已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应该与之前被疫情压制的需求有关。”小徐并未完全将行情回暖归功于学区房的拉动,“那位客户年前开始看房,最近突然着急起来,大概想给孩子尽快落户,等不及房东回来。” 

在名校聚集的徐汇区,已在房产中介担任店长的李哥同样感受到了市场的复苏,看学区房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李哥见怪不怪,“无论什么行情,学区房都是楼市需求的中坚力量。”

中介对市场的嗅觉本该最灵敏,但也保不准偶尔失灵。比如,这一次,年轻的小徐和淡定的李哥似乎都没有察觉,这批急于购学区房的客户到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他们或许没有注意3月11日上海发布了《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他们大概也不十分清楚今年的升学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一如既往,学区房是楼市热门,这一点从来不用怀疑。

“可以去考一下私立初中呀?您的孩子这么优秀,您担心什么呢?”小徐反问一位着急买初中学区房的客户。

日常烦恼千千万,升学虽重要,但这个烦恼并不属于所有人。

“摇号”两个字在许多人看来,也只是新闻中一个模糊的概念。

就在前两天(4月22日-23日),上海14个区开展民办一贯制学校小升初直升录取,6个区有13所民办一贯制学校直升意愿人数大于本校免试直升计划数,对这些学生实行了摇号录取,据传有学霸没有摇上。

五月,注定有人会忧伤。

复工后,“张爸”的金句——“防火防盗防同事”,火了。其实,魔都家长圈还流传了一句类似的话:“防火防盗防闺蜜,防爹防娘防队友,还要提防小朋友。”这与病毒预防无关,保护的是家长圈的最高“机密”——孩子的录取信息。

教育,是全民关心的话题,但茫茫人海中,真正为孩子教育而忙碌的,其实仅是一部分人。一次次减负的严令,一轮轮对教育的讨论,让家长群体走向分崩离析。

自古以来,读书晋升是一种集体记忆。诞生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开启了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梦。考试打破了阶层之间的壁垒。从此,关于读书和考试的执念刻骨铭心。

经过千年岁月洗礼,“读书考试好前程”的执念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于国,教育和发展紧密关联;于家,读书与逐梦密不可分。因此,无论减负呼声有多高,总有一部分痴于逐梦的家长选择hard模式打磨自家小儿。

然而,国人对考试的情绪也是复杂的。作为古代的重要考试,科举的弊端在宋代已露出端倪。到了明清八股取士,科举最终从神坛跌入泥潭。在当代,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又凝聚了太多人的爱恨情仇。

减负声浪渐起,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不断被诟病,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拥抱快乐教育。而透着朦胧美的海外教育也让不少人心生向往。

这样一来,大力支持减负者有之,力主为梦想而奋斗者有之。双方都力图将自己的主张发挥到极致。

爱拼的,愈战愈酣,升学战持续加码,战线不断前移。从小升初前置到幼升小,甚至,恨不能入托入园都带着懵懂稚子大战三百回合。

主张减负的,战斗力也不弱,日日操心着公平:我家的绝不多学,你家也不能超前,老师更要自律,一言不合我就举报。

在勤奋学习为主题的民办学校,家长们热切得盼望着,老师多教点,再多教一点。作业多,不怕,咱要的就是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学生、老师和家长一个比一个勤奋。

而在减负主场阵地公办学校,老师略有“发挥”,便有可能惨遭投诉。家长目光如炬,老师如履薄冰,孩子们呢,大概很快乐吧?

最终,意见不同的家长群体,欲说还休的学校,浑水摸鱼的机构,爱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教育圈逐渐变得光怪陆离。

原本,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追求,减负与逐梦,互不想干。但偏偏更好的学校,更好的资源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喜好。于是,两条本该平行的线不停交织博弈,相恨相杀。

升学择校,成了多方交锋的关键点。

从谍战到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