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9 15:57 的文章

从ofo到瑞幸,十年资本大跃进周期宣告终结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名言是对当前资本市场最好的评注。

从ofo到瑞幸,十年资本大跃进周期宣告终结

  ■ 按:

  近十年来,资本造富运动的屡屡成功极大地导致了资本的膨胀与浮躁,它们执著于互联网企业早期效应带来的经验主义,在共享经济、生鲜电商、大消费等领域推动众多创业公司采取激进的市场策略,以亏损换规模与市场,甚至为了赢得资本的青睐不惜作假。

  过去几年,随着OFO、WeWork等典型企业的危机显现,过热的资本市场逐渐恢复理性,如今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剧短缺,过往资本堆积的泡沫企业在内外部矛盾的交织下集体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宣告本轮资本大跃进周期基本终结。

  同时,随着市场机遇分散至更加专业化的产业互联网、企业服务等领域,资本过去所积累的打法也将逐渐失效、作用有限,资本需要重新探索它的应有位置与作用,并伴随市场进入新的资本周期。

  4月2日晚,瑞幸咖啡的一纸公告将自己卷入了舆论漩涡的风暴眼。在这份公告中瑞幸咖啡自揭家丑,指出公司COO刘剑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2季度起,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22亿元,堪称近十年来美股市场最严重的财务造假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瑞幸咖啡是中国创投领域的一颗耀眼“明星”,成立后短短2年即成功上市,市值最高突破120亿美元,并在今年年初入围《快公司》评选的“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之列,风头强劲。

  在这个过程中,瑞幸咖啡实际上也遭遇了外界的大量质疑,主要集中在其高额补贴能否建立消费者的复购黏性,进而在与星巴克等品牌的竞争中形成壁垒。瑞幸咖啡上市后发布的财报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显示其在19年三季度总净收入达到15.41亿元,同比增长540.2%,单店收入(收入/门店数)达到42万元,同比增长61.4%,推动股价一路走高。

  但2日晚的公告显示,这些漂亮的数据都是瑞幸内部人士精心编造而成,此般荒诞事件令相关投资方、保荐方、审计方都异常尴尬。

  如今,社会各方都在推测该事件对瑞幸自身以及行业的影响,例如对中概股的信誉损害、对商业文明的反思等等,不过这些话题都属于老生常谈,历史上类似事件也屡见不鲜。捕手志在采访多家投资机构后认为,本次瑞幸造假事件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国内外创投市场的本轮资本大跃进周期已经基本宣告终结。

  1.

  / 资本泡沫的发酵/

  资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过去十年互联网创业热潮涌动之际,来自创投机构的资本投入在行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等一系列企业的崛起。

  在最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公司布局互联网垂直市场以及下沉市场,相关赛道越发拥堵、空间不断变窄,这意味着新兴创业公司大多面临着相当糟糕的境遇。“虽然很多商业模式放在四五年前能跑通,但现在行业环境发生巨变。第一,阿里、腾讯、头条等巨头已经在多数细分市场卡位,机会非常小;第二,流量成本已经大幅增加,原本10元广告费能实现的效果现在可能需要100元。”以林资本合伙人刘芳认为。

  但与此同时,由于前述负面效应在不同市场主体的传导存在滞后性,以及基金管理方对规模的天然追求,多数创投机构仍在向LP大规模募资并保持着资金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创投市场的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出现明显不对称状态,流动性过剩开始成为这个市场的重要难题。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9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数量大幅降低但平均投资额仍在上升,说明多数投资方转而向中后期投资着重发力。

从ofo到瑞幸,十年资本大跃进周期宣告终结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投资机构仍然保持开放姿态,大量投资采取激进市场策略的创业公司。为了快速获得用户与市场,这些公司通常会以亏损为代价采取高额补贴政策,通过占领市场、“讲故事”提升估值,进而通过持续融资填补资金缺口,并最终推动一级市场寻找“接盘者”,将未完成的“故事”留给市场等待最终验证。

  不过作为资本催熟的对象,这些创业公司实际上并不具有扎实的竞争壁垒与组织结构,光鲜的发展数据下往往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在过去三四年,中国的资本市场非常浮躁,由资本堆积而成的企业先后涌现,它们以亏损换取流量和规模,但在内生价值创造、企业进化以及团队成长等方面没有跟上,形成资本泡沫,这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