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 700 多款新锐产品集中亮相
未来的工厂,可能是机器人在制造汽车、家电和生活用品;患者接受的手术,可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医生操作着“机器人手术系统”来完成;扑救火灾的任务,可能是由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来执行;而你点的外卖,可能是一台无人配送车交到你手上……2019 年8 月20 日,以“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来自全球各地机器人领域的180 余家知名企业携700 多款新锐产品亮相,全面展示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让“机器人迷”再过一把未来世界瘾。
硬核!机器人企业从35家到180余家,年产值近300亿
走进A馆工业机器人展区,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安川首钢的展位,这里摆放着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机器人弧焊生产线:大负载搬运机器人GP600抓取夹具与工件为弧焊工作站上下料,弧焊工作站为两台弧焊机器人位于三轴水平回转变位机中央,在弧焊机器人焊接同时,搬运机器人完成上下料工作。3台搬运机器人配合完成螺柱焊、工件尺寸在线检测、焊缝质量在线检测、打标等多种工艺过程,并实现工件在各工位之间的自动转运。该生产线布局可提高焊接节拍,并适应多种类工件焊接工艺需求。
事实上,这家公司就位于场馆所在的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内。伴随着一届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安川首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京东数科等越来越多北京亦庄的机器人企业“近水楼台”登上世界级舞台。
自世界机器人大会2016年永久落户以来,北京亦庄在推动产业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公共服务平台+基金+特色产业园”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活跃区域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大批机器人企业入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
通过举办2016年至2018年三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承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产业博览会,机器人产业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名片,带动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升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水平,引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区内机器人企业已由几年前的35家增加到现在的180余家,年产值近300亿。
做“精”!亦庄“机器人+制造”2020年将创造700亿产值
25年前的8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5年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北京市委市政府赋予了新的职责使命,即加快建设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的亦庄新城,这也标志着开发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也被北京亦庄纳入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建设任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北京亦庄将进一步促进机器人全球化进程,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促进产业发展与标准互认,促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借助世界机器人大会平台,加速创业精神和社会资本聚合融合。继续依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聚焦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经开区将进一步做“精”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聚焦机器人、3D打印、航天航空、无人机、北斗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争取到2022年打造形成完备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机器人+制造”模式得到有效推广,产值达到700亿元。
燃爆!机器人大会越办越精彩
演讲专家从116位到300多位,参展范围从100多家国内外企业到1000多支大赛赛队,签约金额从42亿到89亿……在前四届大会深厚积累的基础上,世界机器人大会对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和青少年的吸引力日渐增强。2019年大会将通过举办论坛、博览会、大赛等活动,开展交流研讨、成果展示、创新探索,促进协同创新和产业交流合作。
其中,论坛包括3 天主论坛、20 多场专题论坛以及开、闭幕式和合作之夜。主论坛将邀请来自中、俄、美、日、德、英、韩、意、加、澳、以等国的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围绕国际合作与机遇、基础技术与创新、新兴应用与实践、前沿趋势与探索、人工智能与融合、市场前景与投资等六个领域,进行主旨报告和高峰对话,全面覆盖当前机器人发展热点,汇聚专业权威的发展市场分析、前沿高端的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