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7 13:52 的文章

金融科技的“新春天”

中国金融科技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产业发展全球领先。

  各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有差异

  目前来看,我国各城市在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上有差异,东部城市总体实力较强。各大城市在布局金融发展战略的同时,会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必须率先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4.0阶段。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9年我国的金融科技融资额达到了181.9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52.7%。2015年到2019年,中国融资最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是蚂蚁金服,筹集了220亿美元。京东数科是中国第二家融资最多的金融科技公司,筹集了50亿美元。

  2019年毕马威公司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显示,中国10家企业上榜;《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显示,北京有49家企业上榜;《2019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榜单》显示,入榜企业类型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发类企业和综合服务类、互联网支付、保险科技、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等业务类型的企业,业务范围非常全面。

  各城市在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上有差异,东部城市总体实力较强。北京金融科技优化布局稳步发展,上海也在努力打造金融科技国际化品牌,深圳力争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主角”。杭州采用“政策+人才”策略再造城市发展新活力,雄安新区集聚多种资源为金融科技城建设蓄力。成都、重庆、广州、南京、青岛等城市也在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发展。

  今天的金融公司应该是科技公司,如果不成为一家科技公司,金融公司是没有未来的。目前,北上广深等城市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各大城市在布局金融发展战略的同时,会更加强调技术的作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必然也是打造金融科技中心。

金融科技的“新春天”


金融科技的“新春天”


  金融科技为疫情防控建立了“护城河”

  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国内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各个地区都在加快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第二,疫情对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影响有限。第三,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多个场景中发挥了价值,充分体现出金融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加快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为金融科技“新春天”的到来拉开序幕。

  首先,国家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各个地区都在加快金融科技发展的步伐。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金融行业的标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对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体系建立提出明确要求。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发布关于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项目申请机构自声明的公告。目前,第一批的6个试点项目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1月,上海市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

  其次,数据显示,1月和2月的融资额合计20亿美元左右,预计第一季度总融资额会在30亿美元左右,与2019年第一季度融资额差不多,可见疫情对于金融科技发展融资的影响很有限。

  再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科技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相关系统技术研发,为疫情防控建立了技术的“护城河”,为金融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推动金融线上服务,支撑疫情防控。银行方面,多家银行从线上提供开户、客户服务,到线上、线下联动放款,从快速上线银行创新产品,到绿色通道审批放贷,从人工智能呼入处理到远程签约,24小时运行,及时的处理了客户日常金融需求。证券方面,由于疫情的原因,各证券公司呼吁交易者减少去证券营业部等公众场所,使用手机证券APP等网上交易方式。保险方面,众多保险企业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实现全流程线上作业,在线投保、线上理赔,增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服务能力。

  第二,聚焦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更好的服务防疫经济。受疫情影响,个人以及中小微企业都会面临融资还贷的压力,而金融科技对于信贷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信贷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将不断演化,派生出更多的模式和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