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们,别再打着公益旗号赚钱了
终日喊公益口号的商业模式,真的是在造福人类吗?
4月15日下午,一段名为“水滴筹员工下毒手脚踹轻松筹员工”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短短5秒钟的视频里,一位身穿条纹外套的男子先后两次上脚,狠狠踹向躺在地上受害者的头部及脖颈要害部位。凶狠劲儿十足。
同日,水滴筹官方微博就此事回应,先是强调网传视频并不全面,事情发生“因轻松筹员工言语威胁和污蔑导致双方产生肢体冲突”。最后,水滴筹为员工的“个人鲁莽行为”表示歉意。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李金焱律师告诉虎嗅,无论理由如何,殴打属违法行为,只是在处理结果上会因为被殴打人有过错,适当降低殴打人的责任。“殴打致轻伤违反治安处罚法,由公安机关处理。殴打致轻伤以上,属于刑事案件,由公安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判决。”
而水滴筹公司的声明似乎并未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不仅未将道歉放在第一位,反而以“行为鲁莽”的修饰为员工的违法行为开脱。
“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网络调侃,发生在一个数亿量级用户的商业平台的员工身上,并且并非个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轻松筹当日回应称,会保护员工,“绝不向恶势力低头”。双方火药味十足的回应中,是两家竞对的固有矛盾。
轻松筹给出更多细节,事件发生地点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水滴筹员工怀疑轻松筹员工举报其扫楼行为,因此大打出手。其透露,水滴筹员工在多次、多地对包括但不限于轻松筹在内的竞对员工实施暴力。
轻松筹晒出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再出阴招,你出门走路小心点”“说话注意点,小心干你”等威胁性语言出自水滴筹员工。而水滴筹声明中称,轻松筹团队内部以水滴筹为假想敌,公开张贴“干死水滴筹”的攻击性标语,并针对水滴筹开展了一系列挑衅、骚扰和破坏动作……
水滴筹方面则补充道,4月1日、4月12日相继发生轻松筹破坏水滴筹宣传物料的事情,前者在山西运城,也是类似于此次的打架事件,不过双方的角色调换。水滴筹员工被打,多处受伤。
水滴筹声明的最后说——造福真正需要帮助的大病患者。有网友在热搜视频下跟帖质疑:“不是公益的嘛,都竞争这么厉害?”
可以肯定地说,水滴筹和轻松筹不是公益产品,扫楼地推也不是为我国的爱心事业做无偿贡献。网络众筹、网络互助与互联网保险形成的导流、变现方式是水滴、轻松这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哪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其三角模式的稳定性。
这其中,众筹和互助是流量来源,通过用户的社交关系不断拉入新人。
网络互助能实现低成本获客,还能帮平台实现深度锁客,让平台与用户实现高频互动,打破保险的转化魔咒。但相比互助更多的是亲属关系,众筹的作用更强大。一个众筹发起者的社交关系链,意味着无数以此扩散的新用户。不论是捐款人,还是受捐者,都能成为其保理产品的潜在对象。
自媒体镭射财经报道称,水滴保险的注册用户约8000万,购买过保险的用户数在700万~800万之间。这里面,80%来自内部转化,20%来自外部流媒体及广告投放。
10%上下的转化率,为目前水滴保险业务线每月促成的保险交易额达10亿元。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扫楼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做公益”也能让两个人大打出手。
然而,不论是网络众筹、网络互助、还是互联网保险,都有着现阶段难以弥补的短板。
首先是网络众筹。最能体现网络众筹短板的大概是德云社演员吴鹤臣事件。
2019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妻子在水滴筹发起众筹,想为突发脑出血的吴鹤臣筹集百万治病。吴鹤臣的“贫困户”身份筹款被水滴筹审核批准,但爱心群众却发现吴鹤臣在北京有房有车,在资金宽裕程度上比自己这个捐款人还体面。
在很多生命危急却没有足够资金治病也羞于开口求救的人面前,吴鹤臣妻子筹款目标中的“术后护工费用”,让网络众筹颜面尽失。
此外,还有杭州萧山女子骗捐事件,开着豪车穿着貂在微博上炫富,现实中却在水滴筹上为患有胃癌的父亲筹款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