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6 14:57 的文章

如果新冠疫苗真的上市了,人手一支可能吗?

研究人员警告称,产能制约和囤积行为可能会限制SARS-CoV-2疫苗的全球供应。

由于全世界都急于结束这场疫情,各国正争先恐后地投入疫苗研发和生产。据乐观人士预计,疫苗或在未来12-18个月内问世——但研究人员已经在提醒公众,疫苗供应可能无法覆盖所有人群,富裕国家可能会大量囤积。

德国CureVac的研究设备,该公司是目前正在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几十家企业之一。来源:Martin Storz / imageBROKER /Picture Alliance

德国CureVac的研究设备,该公司是目前正在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几十家企业之一。来源:Martin Storz / imageBROKER /Picture Alliance

疫苗生产所需的设备取决于哪种疫苗会脱颖而出。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政府及私人资助机构应向疫苗生产商提供资金,方便他们提前增配生产设备,即便这些设备最后未必能派上用场。尽管已有投资人表达了明确的资助意向,但实际资金离公卫专家提出的几十亿美元仍相去甚远。

此外,生产新冠病毒疫苗的资源也要和其他疫苗进行平衡。世界各地的疫苗厂商每年要生产数以亿计的流感疫苗,在需求爆发期可以及时扩大产量。

但是,如果几十亿民众都亟需同一种冠状病毒疫苗,而各大企业又要继续生产流感以及麻疹、腮腺炎、风疹等疾病的疫苗,产能就会出现较大缺口,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学专家David Heymann说。由Heymann领导的专家组负责向世卫组织提供COVID-19大流行等新发疾病的应对建议。

疫苗的生产流程:印度浦那一家疫苗生产厂制造的小瓶疫苗(非新冠疫苗)。来源:Sanjit Das/Bloomberg/Getty

疫苗的生产流程:印度浦那一家疫苗生产厂制造的小瓶疫苗(非新冠疫苗)。来源:Sanjit Das/Bloomberg/Getty

世卫组织表示,正在制定能确保疫苗平均配给的方案,但方案实际如何落实尚不明确。伦敦大学学院创新与公共事业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Mariana Mazzucato说:“在大流行中,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疫苗只在生产它们的国家中使用,而不是全球可用。”

全球疫苗联盟GAVI的负责人Seth Berkley也认为,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政治的供应制约,都是一个“大问题”。GAVI是一个公私合作的非营利组织,总部在瑞士日内瓦,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

孰是赢家?

想要快速获得大量疫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因为疫苗的基本生产设备取决于不同的疫苗类型。

疫苗的组成可以是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也可以是部分表面蛋白或一段RNA或DNA序列,以纳米颗粒或另一种病毒(如麻疹病毒)为载体,注射入人体内。注射的物质可能需要在大量细胞中利用合成RNA或DNA的机器进行生长,也可以在烟草中生长。

如果灭活的SARS-CoV-2制成的疫苗被证明最有效,那就很容易估算出批量生产需要哪些资源,因为这种上世纪50年代就问世的工艺已相对成熟,Felipe Tapia说。他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复杂技术系统动力研究所研究生物过程工程。但是,如果要合成纯化高浓度的SARS-CoV-2整病毒,则需要具有三级生物安全认证的设备。Tapia说这类设备非常稀缺,这可能也是少有公司在尝试这种制备方法的原因。

目前至少有十几家公司都在尝试的另一种方法,是将RNA或DNA组分注入人体,借此刺激人体细胞产生SARS-CoV-2利用的某种蛋白。“基于RNA或DNA的疫苗可能工艺相对简单,更容易规模化生产。”伦敦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惠康(Wellcome)的疫苗项目负责人Charlie Weller说。但目前为止,尚无这种方法制备的疫苗被批准用于人类疾病。

正在尝试这种方法的一个公司是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Moderna,其在3月中在志愿者体内接种了首个实验性RNA新冠疫苗;另一家公司是位于德国蒂宾根的CureVac,该公司称其拥有的生产设备可以每年生产4亿支RNA疫苗。这两个项目均获得了“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的资助,该国际联盟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奥斯陆,专门资助和协调疾病暴发期间的疫苗研制工作。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CEPI还资助了另外六个疫苗攻关团队,其中一个团队希望通过重新设计的麻疹疫苗,让机体产生免疫性的SARS-CoV-2蛋白。法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机构INSERM的研究主任、病毒学家Marie-Paule Kieny表示,如果这种方法可行,那么麻疹疫苗的生产设备就能用于生产COVID-19疫苗,但她也提醒道,产能可能仍然需要提高,以避免影响原有麻疹疫苗的生产。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她所在的研究团队希望利用重新设计的麻疹疫苗诱发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来源:Mehdi Chebil / Polaris / eyev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