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6 14:31 的文章

北上资金扫货350亿!“科技+消费”强势回归助攻,A股再迎拐点信号?

  私募排排网莫静

  4月15日上午,央行公告称,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2.95%,较上一次“降息”20个基点(BP),这是继3月30日逆回购利率“降息”20个基点后,时隔仅半个月后,迎来MLF操作的利率降息。但由于降息动作符合市场预期,当天A股市场表现平淡,基本呈现震荡盘整格局。

  近期,随着全球资本市场企稳回升,各路资金再度大举流入A股。4月14日,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流入142.29亿元,净流入额度为全年第二高;其中深股通净流入95.07亿元,则刷新2019年11月以来新高。延续昨日凶猛扫货节奏,北上资金15日仍在继续流入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4月以来,北上资金在7个交易日中,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34.28亿元。

  外资强势归来,A股是否再迎拐点信号?

  北上资金的强势回归,不仅为A股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同时也调动了整个市场的乐观情绪和资金活跃度。北上资金历史上流入过百亿元的交易日,大多都对应了A股的重要底部或者底部区间。如2019年11月26日,北上资金单日买超200亿元,再如今年的2月6日,此后市场均展开了强势的反弹行情。

  在近期的市场盘面上,科技和消费板块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板块,也是市场主线所在,其实在年初不少机构就提出了“科技+消费”双主线判断。如今,“科技+消费”双主线再次回归,半导体、通信服务、酒店餐饮、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等板块,以及韦尔股份(603501,股吧)、深南电路(002916,股吧)、贵州茅台(600519,股吧)、五粮液(000858)等热门个股,均在顺势上行,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市场恐慌情绪逐步散去之际,A股是否再迎拐点信号?对于后市,星石投资CEO杨玲在私募排排网《投资者问答》栏目中指出,基于明年经济大概率会大幅反弹这个判断的基础上,她认为今年下半年是A股布局的好时机,根据历史经验,股市往往会率先于经济走出低谷,而且目前A股估值也在相对底部位置。

  杨玲认为,科技股已经开启了3-5年的长期牛市,此外,中期来看,在海外疫情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逆周期调节政策应该会“如约而至”,受益于内需修复的消费和周期也有望景气度提升。杨玲判断,A股的投资机会将从科技股“一枝独秀”到科技股、周期股和消费股“全面开花”。

  玖鹏资产也认为,当前沪深300估值区间处于历史低位,波动幅度不断降低,中国经济目前已转型为内需主导和消费主导,长期利率保持下降趋势,社会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股市估值水平提升。疫情对A股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整体负面影响,但程度不会太大,制度优势充分体现,利率下降和货币宽松有利于估值提升;二是结构性影响,回避外需类行业和企业,聚焦纯内需及受益行业板块;三是中长期乐观,疫情结束后,经济、社会、居民生活一切都将恢复正常,股市也将恢复牛市趋势。

  红华资本表示,新冠肺炎导致经济担忧增加,但短期快速冲击过后,恐慌逐渐散去,中国企业复工开工率速度虽然比去年慢,但已经基本上接近全面复工。经济下行仍存压,结构转型显优化,经济L型有韧性,疫情后段PMI见底回升,社会融资规模显著好转。中国经济正处在战略转折期,由此将给中国股市带来战略拐点。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A股慢牛格局正形成,传统基建成为拉动经济的备选项,科技和消费成为主力,当前短期调整不改长期慢牛格局。

  青骊投资则认为,2020年整体还是结构化行情的演绎,外部环境将有可能引发市场动荡,资本市场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动荡加剧;今年整体流动性要好于往年,真正释放流动性可能需要等CPI高点过去,看好的几个方向: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传媒(传媒领域要应用好科技方向)、国家治理现代化。

  茂典资产也表示,在海外疫情发酵下,风险偏好普遍降低。海外疫情愈演愈烈,且目前没有看到拐点,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受疫情影响,目前权益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处于左侧阶段,短期内难以有大的上涨机会。重点关注性价比合适、需求都在国内且受疫情冲击影响小的个股。国内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沪深 300 指数的 PE 依然处于历史低位,但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的估值优势并不显著。

  如何解读当前科技股投资机会?

  近期,在海外疫情冲击下逐渐熄火的科技板块开始重回大众视野,14日A股概念板块中,RCS概念、黄金板块、多晶硅、特斯拉、智能电网、光刻机、充电桩等板块大涨,科技股表现十分强势。具体看,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大涨3.07%,位居两市行业涨幅第一,韦尔股份、深南电路、北方华创(002371,股吧)等板块个股,也大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