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从马云身上赚到的钱,正在用实力亏回来
日本,东京,孙正义。
上次孙正义出现在新闻头条,还是在推特上由于声称要免费提供100万份核酸检测盒而被日本网友骂到取消这个决定。
这一次孙正义终于用软银,上了新闻。只是这个新闻,太过负面。
2020年4月13号,软银公布了全年业绩预估。软银自身预估全年亏损将达到1.35万亿日元(约合875亿元人民币)。
但是此前市场预期对软银十分看好:预估全年盈利将达到302亿元人民币。
然而软银给了市场一记响亮的耳光。
软银业绩出现如此之大的暴雷,源于孙正义在2016年极力推进的愿景基金去年出现了巨额亏损。据悉,愿景基金上一财年的净亏损,达到了惊人的1.8万亿日元。
除了巨额亏损,软银去年一年的销售净额也下滑36%,仅为6.15万亿日元。由于其美国子公司Sprint与T-Mobile合并,并被移出资产负债表,导致最终软银销售也出现大幅缩水。
被誉为“投资教父”的孙正义,由于投资阿里巴巴获得巨幅盈利而广为人知。但是近年在投资上的“糟糕”表现,让人不禁怀疑:
孙正义,在投资上究竟是独居眼光,还是毫无建树?
孙正义的失败哲学
纵观孙正义从20年前到今天的投资哲学,可以看出,孙正义的投资,堪称“乱棍下去,打到谁就是谁”。
在投资雅虎成立雅虎日本时,孙正义投资了诸多项目,但无一成事。在给马云2000万美元投资前,孙正义更是在互联网领域内手笔频频,但是最终为他带来收益的,也只有马云。
转眼20年过去,孙正义的投资依旧如此。
在愿景基金的支持下,孙老板大肆散钱。重中之重,就是WeWork。
不知WeWork管理层在融资时对孙正义是如何谈判的,但是孙正义明显对WeWork信心有加,即使是在WeWork冲击IPO失败后。
2017年,孙正义秘密造访WeWork,不到15分钟的参观后,孙正义抛给了WeWork的CEO诺依曼一份投资计划,金额上写着:44亿美元。
接下来的两年中,软银和愿景基金多次投资WeWork,前后投资近百亿美元。同时,软银借助投资,也收购了WeWork多达三分之一的股份。
但是CEO诺依曼的不善管理,WeWork模式被华尔街看淡,在WeWork提出首次IPO想法后,其估值由软银的470亿美元光速掉到了不足150亿美元。
其后的故事众人皆知:孙正义已经撤回了对WeWork的30亿美元再次收购股份计划。软银因为WeWork市值狂跌,亏损3740亿日元。
不止WeWork,优步也是孙正义“看走眼”的时候。
软银对于优步可谓是“保驾护航”,优步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和毅力持续不断地开拓新市场,甚至布局未来空中出行,软银的投资功不可没。
软银前后向优步投资逾百亿美元,和WeWork一起是孙正义眼中最为看重的“炸子鸡”。
但是自从2019年5月优步IPO后,优步的市值和股价就在不断下跌,跌掉了孙正义的“眼镜”。
优步在IPO首日,股价就下挫5%。而如今优步的股价仅为27.99美元,较45美元的上市价相差甚远。
孙正义期待的优步股票大涨特涨,没有发生。
到目前为止,软银所持有的优步股票,已经亏损了足足33亿美元。
此外,孙正义看上的OYO,意图在共享酒店住宿业大展宏图。但是,OYO由于没有平衡好扩张和盈利关系,已经让软银颇为头疼。2019年,OYO亏损扩大了6倍,但是营收仅增长4倍。
不仅大公司频繁暴雷,小公司更是雷声不断。
作为“美版拼多多”,Brandless自从2017年上线后就作为DTC电商平台亮相。“去品牌”、“低价格”、“走直销”等特点,让Brandless在一众电商网站中脱颖而出,入了孙正义的法眼。
孙正义看着一桌子的3美元Brandless产品,拍板决定投资。一下手,就是2.4亿美元。
Brandless的想法很好,但是自产自销的模式让产品质量成了试金石。孙正义期待它成为美版拼多多的愿景没有持续多久,就“打了水漂”。
由于产品质量无法持续保证,Brandless仅一年时间客户流失就高达30%。随后2019年3月,创始人离职,留下Brandless一地鸡毛。
Brandless成为第一家愿景基金投资后倒闭的公司,孙正义投资的2.4亿美元打了水漂。
而孙正义另一笔“脑热”的投资,给了One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