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5 19:45 的文章

川渝携手七方面深化合作,将共建西部科学城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盛利

川渝两地将共建西部科学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414日,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订《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七个方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据介绍,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要求,川渝两地积极谋划科技创新合作,此次签订协议重庆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将围绕联合争取国家支持、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大力推动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成渝地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共同推进毗邻地区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环境等七个方面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争取国家支持方面,双方将立足自身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落地成渝地区,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建立分支机构。

在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方面,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据介绍,“一城”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指两地的科学城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目前相关建设方案还在制定中。

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方面,设立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项目,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作机制,统筹科技资金支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

在深化成渝地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双方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加强与重点国别、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促进一带一路西部科技创新合作。

在持续优化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双方将探索建立科技政策异地共享机制;推动川渝出台协同科技人才招引政策,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当天,双方还签订了《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科技专家库开放共享合作协议》3个子协议。将共同打造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重庆基地和成都基地为主的“一平台、两基地”格局,构建跨区域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单点登录、全网服务”有效推动两地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协同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共享3万余名科技专家资源,打破两地专家信息共享壁垒,促进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