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技术发展趋势系列报告:云计算赋能保
云计算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保险公司的科技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支撑。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以便捷的、按需付费的方式获取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云计算的四种部署方式分别是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分别是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在我国,各家大型险企自主建设云平台的成果已初步显现。云计算的海量、高并发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保险机构可以在产品定价、承保理赔、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业务维度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赋能保险业务价值链。
图1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SaaS、PaaS、IaaS与传统IT的区别
数据来源:毕马威,众安保险,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
云计算对保险业的意义
近年来,保险行业与云计算的结合正在逐步加深,众多保险机构积极部署企业上云实践。在当前金融科技“重构”保险业态的阶段,发展云计算是保险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及科技驱动的第一步。在当前金融科技“重构”保险业态的阶段,云计算对保险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计算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使保险公司共享IT基础设施的设想成为可能。不同于传统的机房等IT基础设施自建、自用的模式,云计算的SaaS等按需付费使用的模式可以实现对保险公司IT基础设施的共享,进而使得计算资源像供水和电力一样开始向公共服务产品形态发展。
二,云计算能够帮助险企及时应对灵活部署需求,解决传统IT技术方案投入成本高、运维工作量大的问题。保险业正走在创新化的道路上,面对越来越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云计算能够帮助险企实现业务快速上下线以及产品的更新迭代。保险公司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科学、高效地整合险企内部的IT资源,提升内部IT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以降低IT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有效解决了传统IT技术方案面临的投入成本高、运维工作量大、资源配置不灵活以及数据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
三,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以应对海量、高并发的峰值处理需求和算力需求。互联网渠道带来了高并发、高峰值流量。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导致保单数量激增,2019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新增保单数量约400亿单,给保险行业带来了高并发的流量。同时,险企接入互联网渠道开展营销活动也对其峰值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情况下,传统保险IT系统已经难以招架,保险公司需要借助于云计算提供的强大算力,以支持突发性、高运算量的业务场景。
四,云计算能够实现精准智能的业务运营。保险公司需要依托于云计算以更好的实现对资源的动态分布和调配,通过云计算对散落在各个数据终端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在产品开发、风险定价、客户营销、承保理赔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更加精准智能的业务运营。
我国大型险企云平台建设情况
云平台建设是我国保险公司发展保险科技的重要内容。目前,各家险企都对数据库、数据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大投入,以完成企业的科技战略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云平台主要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大型险企通常选择自主构建统一、共享的云基础平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入体量大,但可以为业务提供自用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消除业务数据上云的安全隐患。现阶段,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建成的私有云平台主要包括:国寿的一体化混合云“国寿云”,平安的集团核心业务系统“平安云”,太保的两地三中心“太保云”,太平保险的互联网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太平云保”,泰康的核心基础技术平台“泰康云”,大地保险的一工厂、二中心、六平台的“筋斗云”,以及众安先后推出的分布式核心系统“无界山”和面向下一代的保险核心系统“Graphene”。
云计算赋能保险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