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08 18:24 的文章

石家庄农科院助农增收上演“花为媒”

赵红梅 科技日报记者 刘廉君

桃树上,粉色的桃花随风摇曳;桃树下,错落有致的梯田里黄色的油菜花尽情绽放。清明时节,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寨乡常河村的油菜花海引来众多周边的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作为景点的服务人员,村民冯二辰一边为游客测体温,一边嘱咐游客们不要扎堆,分散开赏花。

“虽然今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我们的收入没受到什么影响,这要感谢石家庄农科院和常林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我们发展的‘花经济’。” 冯二辰说。

原来,冯二辰在山坡上有3分梯田,前些年种的果树,由于品种老化几乎没什么收成。近两年,村里成立了石家庄市鹿泉区常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集中生产。正当合作社不知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时,石家庄市农科院的专家找上了门儿。

油菜在河北省属于特色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成为了热点,油菜作为一个种植成本低,管理相对简单,观赏效果好,易形成视觉冲击性的景观,越来越受到农旅经营者的追捧,也逐渐成为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媒介。

2016年以来,石家庄农科院油料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油菜种质资源鉴定、优异资源筛选、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等研究工作,几年来共鉴定油菜种质资源1550份,试验示范油菜新品种60多个。

为把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石家庄农科院和鹿泉区常林种植专业合作,为他们提供种子和免费的技术服务,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2000多亩,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游带动周边村庄5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我们附近有3个村的村民在合作社打工,赏花经济还带动了周围农家乐的兴起。”冯二辰介绍。

为扩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石家庄农科院的技术人员还研究总结出“冬油菜+”多种茬口模式服务农业生产,并结合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其中新乐国茹农场“冬油菜+晚春播花生”模式,邢台广宗大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冬油菜+高粱”模式,石家庄鹿泉27军农场“春油菜+夏大豆”模式,邢台沙河红薯岭基地“冬油菜+夏油葵”模式,鹿泉北铜冶君乐宝优致牧场“春油菜+饲用玉米”模式,有效拉动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油料作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石家庄农科院油料室副研究员付雅丽介绍,依托河北省油料产业体系冀中油料综合试验推广站和特色油料岗位建设平台,石家庄农科院油料创新团队在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衡水、廊坊、唐山等市的22个县(市、区)进行了油菜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种植等多方面的科技服务,现已推广适合于河北省种植的冬油菜品种7个,春油菜品种9个,满足了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种植意愿等多方面需求,已累计推广面积5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