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07 16:29 的文章

聚光科技:主动调整卸下包袱 有望重启高增长

  近日,聚光科技披露业绩快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0.79%,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93.95%。

  根据公告,一方面,经营策略的调整、强化业务风险控制、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公司2019年度综合毛利率下降至约42%,降幅约6%,期间费用(含研发费用)率预计增至约34%,增幅约4%,上述原因影响净利润额降低约3.4亿元,另一方面,计提哈尔滨华春药化有限公司和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等下属子公司商誉减值准备1.8亿元。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公司卸下包袱轻装上阵,2020年有望重启高增长。

  环境监测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

  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要加大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力度,推动监测装备精准、快速、便携化发展。同时,《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推动环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提高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

  3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在2025年底前建成天地一体的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鼓励物联网、传感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测检测业务中的应用,增设颗粒物组分、VOCs、有毒有害污染物、土壤和地下水风险地块等监测点位,推动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立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监测体系。

  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分级制定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与财政保障清单,力争将所需经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希望各地拓宽环境监测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生态补偿、污染防治等专项经费支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1-2月环保与市政建设投资合计占比约24%。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于2020年正式启动运营,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价格税收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出台专项任务环境经济政策,多管齐下完善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

  分析机构认为,政府强监管与财政支持双管齐下,环境监测的产业链条从平稳发展到突飞猛进,预计2020年大概率会突破千亿大关,整个“十三五”时期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国内环境监测行业龙头企业

  环保监测行业技术壁垒高、产品研发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资源和研发能力要求严格,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本土龙头企业产品全、技术强、渠道广,具备扩张潜能。

  聚光科技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包括光谱、质谱、生物、化学等高端科学仪器,主要应用于环境和污染排放监测、疾控中心等实验室分析、钢铁石化等工业过程分析。环境监测业务是公司目前最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占总收入49.61%,过去5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

  在我国环保监测行业中,公司的监测设备产品线最齐全。通过持续自主研发,目前可提供包含大气、水环境、污染源等多个系列的在线监测系统、应急监测车、便携监测仪器和实验室分析仪器。

  聚光科技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技术实力深厚。公司拥有超千人的研发团队,研发投入占营收规模比重超过10%,研发费用远超同行业公司。公司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等专项资助,主导制定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器等两项IEC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70余项、软件著作权340余项。

  近年来,环保检测设备制造业毛利率水平出现明显下滑,2018年行业平均毛利率约36%,得益于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聚光科技毛利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紧抓营收质量、强化资金回笼效率,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经营性现金净流入约为5亿元。

  20年轻装上阵重启高增长

  信息显示,今年一季度,聚光科技及子公司先后中标多个国家级、省级环境监测重大项目,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20-2022年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样品采集技术服务项目”,中标金额5080.48万;衡水市的“大气环境立体监测网与综合评估体系”,中标金额4051万;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的“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监测系统”,中标金额294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