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是经营失败,还是欺诈成功?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悟00000空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一杯让安然相形见绌的咖啡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成立。
2019年5月18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涨幅一度超过50%,总市值达到48.31亿美元。成立18个月不到就成功上市,这个创记录的速度被称为“瑞幸速度”。
2020年1月31日,知名研究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发布了针对瑞幸的长达89页的做空报告,报告指出瑞幸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包括夸大201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商品销售数量。
该报告作者雇佣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调查员,在全国2213家门店蹲点,录集了超过11260小时的门店录像,并收集到25843张小票、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以及关联人与企业的工商信息。
当天瑞幸盘中跌幅超过20%,收跌10.74%。
瑞幸矢口否认,中金等公司出面站台。瑞幸股价继续攀升,更多机构、散户进入。截至2019年末,共12家机构持有超过千万股瑞幸咖啡股票。粗略估计,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机构新进入场。股价最高曾到51.38美元,市值最高达123亿美元。
2020年4月2日,瑞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份报告,报告称,经瑞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调查(应该是SEC在浑水质疑后质询瑞幸,要求瑞幸进行自我调查),发现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先生以及向他报告的几名员工存在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金额。
消息一出,股价盘前闪崩,一度跌掉85%,开盘40分钟触发5次熔断,暴跌75.57%,市值蒸发逾300亿元。
瑞幸2019年第二、三季度的财报中列出的收入分别为9.1亿元和15.4亿元,对第四季度的收入指引为21~22亿元。也就是说,调查所发现的造假行为的同一时期,瑞幸对外发布的“收入”是46亿元左右。如果按照报告说22亿是伪造的,那就是其中一半是伪造的,或者说伪造了一倍。
这让当年的造假大王安然公司相形见绌,2001年11月申请破产前,安然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一堆人经过四年艰苦努力,通过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安排(比如注册了3000多家关联企业),也就虚高了4亿美金的利润。
而瑞幸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在收银台动手脚,小票跳号,入账售价虚高,愣是造出了多一倍的营收。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就是这么自信。
怪不得它的广告词说,哦,不是广告词,是《瑞幸咖啡宣言》,说:“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比,差距在哪?差在自信。”
瑞幸商业模式:一杯咖啡不能承受之重
瑞幸的估值相对于一个卖咖啡的连锁店来讲非常之高。星巴克的市盈率20倍左右,而瑞幸高到无法用市盈率来衡量,因为它没有盈利,一直在亏损。当然,星巴克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对标,因为根据瑞幸的创始人的说法,瑞幸不是一个简单的卖咖啡的,它是“星巴克、7-11、Costco和亚马逊的混合体”。它有无数层光环包裹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新零售、新技术、新经济、共享经济、消费升级、生态系统,等等等等。一杯咖啡要承受这么多高大上的概念,也真是难为这杯咖啡了。
正如任正非说过的,汽车必须是汽车,豆腐必须是豆腐,“锄头是用来种地的,不能因为锄头多、造型美,就在那里耀武扬威,不去种地了!不种地,锄头没有一点意义”。
这不是经营失败,也不是投资失败,这是欺诈成功吧?
随着瑞幸爆仓,背后的做局者浮出水面,无处遁形,那便是“神州系”陆正耀。此前PingWest品玩的调查中就指出,陆正耀正在瑞幸咖啡身上复制神州租车的“利用风口——彪悍融资——烧钱扩张——包装上市——虚高股价——套现离场——股价大跌”的故事,历史在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