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科技为舟、数据赋能 打造资管新业态
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作为早在2004年便已发行国内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行业先行者,光大是如何理解新规下的机遇与挑战,又会在产品布局上有哪些新动向?在资管业务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的当下,金融科技又将怎样影响光大理财的业务?带着这些问题,东方财富网邀请到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进行对话——
潘东表示,资管新规促使银行理财更清晰地回归了资管逻辑,也将开启中国银行理财大周期意义上的2.0时代,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为此,光大理财正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和发展资本市场的号召,重点布局养老产品和“七彩阳光”品牌系列;同时落实企业“科技为舟”的战略,下一步将用科技的力量开展智能研究、智能合规、智能风控、智能投资、智能投顾等多方面的工作,打造资管新业态。
东方财富网:光大银行在2004年就发行了国内首支人民币理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您认为这些年来国内的银行理财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
潘东:银行理财从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经历了野蛮生长、痛苦转型、逐步规范,一路上不断成长、不断检讨、不断进化。但如果从更长的周期跨度来看,我认为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银行理财才真正进入了大周期意义上的2.0时代,它不再是小的行业变化,而是要迎来行业的变革与重构。
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几年来的行业变化,主线是很明确的——银行理财正更清晰地回归资管逻辑。理财子公司给了行业一个“回归”的机会:产品要重新布局、重新报备;制度要重新规划、重新建立;人才要有新血注入;面对近期波动的市场,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行业在盈利模式、业务模式、运行体系上所发生的深刻变革。2019年可以被视作银行理财大变革的序章,在这个序章之下,整个行业都在因资管新规而变革自己的行为,也做了良好的铺垫。
因而我对2020年底各个理财子公司的年报怀着很大的期待,这是理财子公司诞生以来首个完整工作年度的年报,届时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市场化的银行理财公司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真正地做好资管,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从业者都在拭目以待。
东方财富网:银行资管相较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如信托、保险、券商、公募等的优势禀赋是什么?
潘东:银行理财的优势归根结底在于客户和账户,在这两点上,没有任何一家资管机构可以与之抗衡,因为这是银行与生俱来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联通客户与账户体系,打通资金端和投资端,是银行理财能够发挥优势禀赋做好的。
但是有优势就有劣势,有长处就有短处,银行理财在整个行业生态中也自己的弱项——论长期资金来源,我们无法和保险相比;论资本市场服务牌照,我们无法和券商相比;论权益管理能力,我们无法和公募基金相比;论狼性文化和做业务的“狠劲儿”,我们无法和信托相比……当我们讨论所谓优势禀赋的时候,更要考虑自己的劣势、弱势,并针对后者向友商及竞争对手学习,在差异中取长补短,也用这种差异丰富整个资管行业的形态。
东方财富网: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光大是怎样发挥自己的这些优势,在产品布局和产品特色上做开发的?